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

行進過程中換馬騎乘,若要保持高速,就要在戰馬、馱馬、騎乘馬之外,有更多的備用馬,可以是馱馬,也可以是騎乘馬,當然也可以是戰馬,但騎戰馬趕路太奢侈了。

(二)一人多馬的情況下如何行軍

其實很簡單,分批次。

假設一人五匹馬,戰馬空跑,這是鐵律,不能變。

一匹騎乘馬騎著,另有一匹騎乘馬可以在行軍途中換著騎。

把行李分散到兩匹馱馬身上,讓它們處於無損負重狀態,能跟上節奏。

這樣一來,五匹馬的狀態不一樣,可能有快有慢。

走得快的,到休息時間了,就在路邊餵馬料、鹽、水,等待後面人趕上。後面人趕上來了,換休息好的狀態相對不錯的馬騎著,繼續趕路,狀態不好的馬停下來休息。

大群騎兵長途行軍,其實隊伍是拉得很長的,隊伍裡每個人的狀態也不一樣,有人在趕路,有人在休息,有人的餵養馬匹。其實是一種波次前進的方式。

馬越多,速度越快,當然消耗也越大。

(三)個人觀點。

一人單馬的騎兵,其實是“乞丐版”騎兵,不具備機動性,他們甚至都沒法遠離步兵主力行動。

一人雙馬的騎兵, 個人認為是“青春版”騎兵,其實速度也不算快。

一人三馬的騎兵,個人

^0^ 一秒記住【】

認為是標準配置。戰馬空跑,騎乘馬代步,馱馬載行禮。但因為馬的負重問題,休息時間比較長,速度比一人雙馬快多了,但仍然達不到蒙古人、契丹人那種一兩千裡、兩三千里大迂迴急行軍的速度。

蒙古人經常帶五六匹馬急行軍,你以為是什麼?帶著空耗糧食嗎?一個是維持高速前進的態勢,速度不降,一個是長途行軍過程中,即便再愛惜馬,再注意休息,也會有損耗,必須補充。

書評區有人提到了耶律休哥六天機動1400裡的事情,其實是接近1500裡,平均一天250裡。一人三馬做不到這個速度,除非他抱著馬匹大量倒斃的心理準備。事實上契丹不缺馬,沒必要這麼做,一人帶五六匹馬就解決了。

就先寫這麼多吧。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