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二章 造勢

廊下賜宴,顧名思義,就是在殿外的廊下襬好桌桉,然後上菜吃喝。這是國朝“官廚”的一種,屬於傳統,沒什麼體面不體面的。

皇帝有時候也會參加,有時候不參加。吃喝得高興了,後面還要做應制詩,抒發一下胸臆,總之是一個很熱鬧的場合。

官廚之外,皇帝還會賜錢讓臣子自己找地方吃喝。比如德宗就規定在幾個重要節日,“任文武百僚選勝地追賞為樂”,並報銷費用。

《獨步成仙》

賜錢任臣子宴遊逐勝,因為他們“朝夕公門,勤勞庶務”,屬於慰勞的一種。

貞元六年(790),百僚會宴於曲江亭,德宗親自參加,玩得很嗨,還寫了一首詩賜給臣僚們。

總而言之,國朝的皇帝與後世不太一樣,突出特點就是“不夠嚴肅”,不是高高在上的神,時不時帶著女人一起騎馬打獵,或者與臣子們吃喝玩樂,或者親自下場打馬球等等,沒有那種高不可攀的感覺。

具體到下面人,其實也差不多。官員在春社節與鄉民們一起吃喝玩樂,喝上頭了還跳舞,那畫風不忍直視,好像沒什麼上下尊卑。給宰相家刷牆的打灰老也不用跪,不用說敬語,自稱用“某”即可,總之沒太多規矩。

邵樹德徑直坐到了自己桉前,左邊是蕭蘧,右邊是裴樞。

他一坐下來,眾人的聲音都小了不少。

“乾寧三年,我至洛陽。但見斷壁殘垣,荒草妻妻。寒鴉立於枝頭,淒涼號叫。”邵樹德端起酒碗,神色間滿是緬懷:“當日便於九州池畔立誓,便是窮盡一生精力,也要將神都整飭起來。”

說到這裡,他稍稍停頓了一下。

宮人們穿梭不停,給眾人端上酒肉、果蔬。李逸仙也忙個不停,給邵樹德端來豚、魚、雞三味。

“今已過四年,洛陽風貌大為改觀。”邵樹德繼續說道:“有從關中遷來之百姓,昔年窮困潦倒,衣不蔽體,今有宅園桑果,可贍父母,可養小兒。有從隴右遷來之蕃民,昔年野性難馴,桀驁兇悍,今已盡去胡服,且牧且耕,納入王化。有從河東遷來之士人,昔年身無長物,前途渺茫,今已坐鎮衙署,伏桉疾書,胸懷百姓。為此改變,可值得滿飲一杯?”

“殿下之功,老夫便是在長安,也有所耳聞。初有些不信,今日眼見為實,確是信了,當滿飲此杯。”蕭蘧第一個站了出來,附和道。

朱樸默然片刻,也舉起了酒碗。

獨孤損、盧光啟二人對視一眼,都看懂了對方眼神中的含義:邵賊又在邀買人心。

“滿飲此杯。”兩位宰相帶頭,其他人不管樂不樂意,也舉杯痛飲。

人家說的也是事實。洛陽以前是什麼樣子,現在又是什麼樣子?有眼睛的都看得到。況且,以後俸祿還指望夏王發放呢。遷都洛陽之後,朝廷的財源怕是又得萎縮,沒有錢怎麼養家?

“四年有此改觀,再過四年,便蔚為大觀。屆時將與諸君再度痛飲。”邵樹德又舉起酒碗,滿飲一杯。隨後,便告罪離開了廊下。

臨走之前,他讓蕭蘧、裴樞二人幫他弄一個將作監的頭銜。

將作監,從三品,“將作大匠之職,掌供邦國修建土木工匠之改令……凡有建造營葺,分功度用,皆以委焉。”

負責修繕宮城,可以名正言順地留在洛陽。雖然由節度使兼任此職有點奇怪,但程式上沒有任何問題,邵樹德還是很注重這些的。

他離開紫薇城後,徑直向西南,進入上陽宮地界,但並未停留。而是繼續向西,過了上陽宮與小上陽宮(西上陽宮)之間的跨水虹橋後,出寒露門,進入神都苑地界。然後又翻身上馬,奔了半個時辰,抵達籠煙門內的合璧宮。

洛陽是個很有意思的城池。三面有城牆,獨西側沒有。

其實也不能說沒有。西面是洛水,然後是面積廣闊的神都苑森林。神都苑外有城牆,總計一百二十六里,當然此時已損毀。也就是說,隋唐時洛陽城的西城牆,其實是神都苑的西牆。

神都苑共開有十餘門,隋時面積達四百平方公里,國朝只有兩百多。西側有五門,分別是:風和、靈溪、籠煙、遊義、迎秋五門,苑內有湖泊、森林、河流及數座宮殿。

合璧宮是最西面的一座,有連璧、綺雲、齊聖三殿,齊聖殿北據山阜,最為宏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