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夏已在柔州等地建立前哨基地,設定鎮兵,同時還有契必部的蕃兵幫著守禦邊疆。如果雲州在手,以當地優於柔、參等地的農牧業條件,大可恢復府兵之制,成為北疆的一個軍事重鎮、樞紐要地。
如此重地,誰不想奪取?
“王巡檢之言甚合我意,不如一同南下,趁著石善友授首,賊軍主力潰滅之際,攻取雲州?”氏叔琮問道。
“也罷,便一同南下吧。”王合點了點頭,隨即不再和氏叔琮多言,直接招呼弟兄們南下。
九月下旬的深夜風沙漫天,異常寒冷,但大舉南下的王合、氏叔琮二人,心中卻滿意火熱。
好男兒建功立業,就在此時。
******
天明之後,雲州東西二城就陷入了一片愁雲慘澹之中。
城東的敵軍還在,不過看樣子走了大半——他們在營內故佈疑陣,豎了許多旌旗,但大夥都是老武夫了,如何看不出貓膩?
昨日白天,李從章、李從珂立刻以帳前銀槍、飛騎二軍為主力,又徵發一批雲州壯丁,出城邀戰,結果人家閉門不應,一看就很虛。
但此二人也沒回來,竟然帶著大軍東行,跑了。
當天傍晚,飛騎、雲騎二軍也路過此地,進城稍稍補給一番後,也匆匆東行,據說是接應李嗣源去了。
草!合著只有李嗣源才是人,石帥勤勤懇懇為晉王守邊多年,什麼也不是是吧?
只可惜他們的怨念無人理會。反倒是帶動了許多人跟著逃跑,直到守將派人嚴巡諸面城牆,這才止住了這股風潮。
一晚上的時間,就在這種戰戰兢兢的情況下渡過了。
城外北風呼嘯,但動靜頗為不小。時不時傳來馬蹄聲,整晚未歇,也不知道是哪方在過兵。
二十五日清晨,大隊騎軍出現在北門之外,大聲叫喊,耀武揚威。
正午時分,又是大隊步軍趕到,這次帶來了更為震撼的訊息:大同軍節度使石善友已死,三萬餘大軍覆滅於羊水之畔。
這幾乎讓守軍士氣降低到了谷底。
石善友鎮雲州多年,北上之時,也帶走了主力部隊,精兵強將全軍覆沒了,剩下的歪瓜裂棗,能頂得住兇殘的夏兵嗎?
不過他們還殘留著最後的僥倖:或許夏人在誆騙他們?古來征戰,這種事情並不少見。
守軍奮力鼓起餘勇,決定硬著頭皮守下去,看看情況再說。
申時三刻,就在天色將暗之際,又一隊夏兵從北邊南下。與之一同前來的,還有數百名大同軍俘虜。
他們被刀槍驅使著,慢慢行至一箭之地外,大聲哭喊。
這次所有人都失去了僥倖心理,石帥身死、全軍覆沒的訊息漸漸在城中流傳開來,軍官連殺數十人,但依然無法阻止“謠言”的瘋狂傳播。
酉時初刻,雲州東城的南門被開啟,大群士卒向南奔去,消失在了茫茫風沙之中。
王合象徵性地派出部分人手追擊了一下,主要精力仍然死死盯著雲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