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當然不會走北線。”邵樹德說道:“朕問的是,磧北草原怎麼個管治方略。”
“其實,磧北有些地方也是可以屯墾的。”夏魯奇說道:“早在匈奴時代,便有人屯墾種地,提供軍糧。突厥、回鶻時代,同樣有人種地。”
邵樹德同意這種看法。事實上滿清西征,就在草原上軍屯過。
那時候,漠南蒙古基本被滿清控制,漠北蒙古若即若離,漠西蒙古則不尊號令。
噶爾丹一統漠西蒙古大部,悍然東進,漠北蒙古王公被打得抱頭鼠竄,被迫南下與滿清會盟,投靠之。
隨後滿清在漠北蒙古收集牛羊,四處找地方軍屯,做好了西征的準備。他記得科布多就曾經是個屯墾點,有軍士在那種小麥、牧羊、捕魚。雖然能提供的糧食有限,但在補給困難的地方,每一粒糧食都是十分寶貴的。
西域,可不像南蠻那邊,可以燒殺搶掠徵集糧草。它真正坑爹的地方在於,你搶都不一定搶得夠。
“黑城子那邊,你們安排人屯墾了?”邵樹德問道。
“安排了,多為豐、勝、靈三州徵調的土團鄉夫,每州千人,留在那邊屯墾。”夏魯奇說道:“黑城子那地方其實不錯,東有平野,西據烏德鞬山,南依嗢昆水,有形勝之勢,回鶻人也是會找地方。”
嗢昆水就是唐朝時對鄂爾渾河的稱呼,明顯是音譯過來的。
烏德鞬山,就是都斤山,或於都斤山,後世的杭愛山。
回鶻王庭一開始並不在這裡,而在更北面的婆娑水側——婆娑水,即色楞格河。
開元中,回鶻毗伽可汗南徙,定都黑城子,開始築城,其位置大概在窩闊臺所建哈拉和林都城(今額爾德尼召附近)位置的北偏西約七十里。
婆娑水、黑城子、哈拉和林,歷代草原大汗都看中了這一片範圍並建都,可見其地確實有得天獨厚之處。
“朕還是要去這地方看看,與草原諸部首領會盟。”邵樹德一拍大腿,說道。
“陛下,那些首領都降了,皆已來京,何必北上?”夏魯奇問道。
“你不懂。”邵樹德搖了搖頭,道:“朕早年與蕃部酋豪會盟,一在地斤澤,一在拂雲堆祠,一在青唐城。在長安城,朕可以探探他們的底,賞賜一些財物,但會盟,還是得去草原,他們很看重這個,不一樣的。”
夏魯奇默然點頭。
他這時才發現,論對草原的瞭解,他們這些禁軍將領都不如聖人。
“陛下何不去那裡立碑?聽聞乾寧三年(896),故楊太尉攻佔黑城子,就有意立碑。”楊亮問道。
“故楊太尉”就是楊悅,死後被追贈太尉。
邵樹德怦然心動,霍然起身。
將自己的威名遍於草原,讓萬眾朝拜,這個誘惑他抵禦不了。
他瞄了一眼楊亮,還是西城老人知情識趣。
“明年去看看。”邵樹德說道。
說完,他又問了一句:“你們在那種了多少糧食?種的什麼?”
“司農寺給的燕麥種子。”夏魯奇答道:“只種了百餘頃,都是荒地,粗粗清理了一番,收成估計不太行,我等班師時尚未收割。”
“沒事,明年再擴大種植,黑麥也可以試一試。”邵樹德說道:“明年過了春社節,朕就北上,關北諸州,準備一批農具、牲畜、種子,再徵發一批土團鄉夫。罷了,這事由中書和樞密院來辦。”
“今天南已平,朕就剩一個夙願了,一步步來。”邵樹德的興致突然高了起來,在殿內走來走去。
人的一生有使命,他的使命還剩最後一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