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樹德欽點了他的好女婿、前直沽令趙鳳出任伊州刺史,管理伊吾、納職、柔遠三縣。
因為資源多供給西州了,伊州這邊明明離中原更近,但各項工作進展極為緩慢。
趙鳳到任後,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恢復農業生產上,直白點說,就是種地打糧。
至於修造井渠,暫時沒這個必要。伊州是經歷過戰亂的,人口銳減,現有可灌溉耕地都種不完,沒必要再浪費人力物力,把老的井渠系統修繕一番,就足夠用很久了。
到了今年二月,三百戶滄州移民抵達伊州,定居耕作。
年底的時候,還會有三百戶瀛州移民抵達伊州,勉強將本地戶口恢復到兩千。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的任務都是種地、種地、還是種地,盡一切可能出產更多的糧食。不需要支援前線,能抵消部分途徑伊州的移民、軍隊的遞頓支出,給河西、隴右百姓減輕一點負擔就可以了,要求真的不高。
“咚咚咚……”遠處有人敲響了鼓聲,那是聚兵的訊號。
割完麥子的天武軍士卒正坐在田埂上喝水、閒聊,聽到之後,立刻起身,前往軍營集結。
校場上已經來了許多人。
軍官們大聲喝罵著,讓這些新兵蛋子趕緊列好隊,遇到動作磨蹭的,直接拿鞭子抽打。
可憐這些少年,原本也是心高氣傲的。來了西域之後,又是幹農活,又是被打罵,想象中的斬殺賊人,追亡逐北,迎接萬眾歡呼的場面一概沒有,別提多失落了。
或許,這才是真正的人生吧。
五千餘名追逐功名榮耀的少年很快就列好了隊。不一會兒,索衍親自帶著的那兩千人也趕來了。整整七千三百人,鴉雀無聲,等待上峰的命令。
索衍先與前來傳令的樞密院官員寒暄了一番,然後站到高臺之上,道:“聖人有令,天武軍即刻開拔,發往清鎮歸建。”
天武軍目前有一萬二千餘人,除眼下這七千餘外,還有五千在清鎮駐紮,日夜操練,有時候還出去清剿一些馬匪。
這五千人的來歷也很簡單,就是邵樹德去年交給兒子的那一萬一千步騎。在邵嗣武的統率下,他們鎮壓過造反的部落,追擊過葛邏祿、突厥、回鶻,在天武軍組建之前,這部分人還剩八千多。
邵嗣武詢問過這些人,最後大概有五千人願意留在西域,成為天武軍士卒。剩下三千多人,沒什麼好果子吃,邵樹德將他們併入了金槍軍,今後就各處輪戍吧。敢造反,就派禁軍屠戮光,不敢造反,就繼續過顛沛流離的生活。
相信有他們做活生生的榜樣,今後各路雜牌也會把招子放亮點了。
上峰詢問你的意願,那是看得起你,沒想到你這麼不給面子,直接拒絕,那就沒辦法了。
五千老兵搭配七千多新兵,好好整訓一下的話,戰鬥力還是可以維持在一定水平上的。多打幾次仗,靠勝利多建立一些信心,戰鬥力還能提升一大截。
索衍宣佈完命令後,沒有廢話,立刻讓各指揮、各營主將帶著各自的人回去收拾行李,帶好器械、糧草,今晚連夜出發。
他方才瞭解過了,這次出兵,並不是哪裡發生了叛亂,而是要主動出擊。至於目標是誰,使者沒說,但索衍能猜到幾分,莫非是去打葛邏祿人?只是,那幫窮鬼有什麼好搶的!
但軍令已下,沒什麼好說的,聽命行事就對了。
無論打誰、搶誰,他都沒意見,重要的是有仗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