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九章 漢風唐韻

前唐之時,有府兵自己不想出徵,甚至會讓部曲代行。這些部曲,多多少少有一定戰鬥力,是高度軍事化的百姓。

驅儺大戲完成之後,隊伍回到村中。

這個村子還是比較講究的,十戶府兵湊了些羊,從商徒手裡換回七八頭豬,當場宰殺。

殺完之後,讓各自的部曲過來分肉,還給了點葡萄酒,並囑咐他們,一定要在祭完灶神之後才能吃。

部曲們不太瞭解這種習俗,只能互相打聽,互相學習,弄清楚細節之後,歡天喜地地拿著肉酒回家了。

漢風唐韻,就這樣一點一滴地進入了蕃人的生活。所謂同化,不外如是。

******

“昔如來闡教,多依山林,今此僧徒,多戀城邑。”焉耆同光寺內,兩位小吏看著新起的寺廟,盡皆無語。

他們是來巡查的。

朝廷給了安西道諸寺免稅的特權,且劃撥了一部分土地,但並不代表不聞不問。

“龍七郎,中七畝、次五畝、桃半畝……”兩人感嘆完,開始對賬。

“龍十三,中九、次七,桃二樹一……”

“合剌,中八、次六,桃二畝廿四步……”

“奴罕……”

“中”就是中田的意思,“次”即下田。

“桃”為“蒲桃”,就是葡萄田。

二人對了很久,至少賬冊上的數字對上了,隨後又不辭辛勞,騎馬前往同光寺左近的寺田內,一一核驗。

朝廷攻佔焉耆之後,大部分土地“無主”,於是劃撥了一部分給新建的同光寺。

寺廟住持是高昌大德禮勝法師的徒弟法海,來此開枝散葉,建起了戰後焉耆府第一座蘭若。

法海早就在道旁等著了。

與一般人想象中不一樣,法海身高體壯,面相兇惡,擅使鐵棍。上陣廝殺之時,管你穿著什麼鎧甲,老子兜頭給你來一棒,啥都不好使。

“二位官人有禮了,貧道於此恭候良久。”法海雙手合十,儘量“慈眉善目”地說道。

“法師方外之人,無需多禮。”二人笑道:“我等也是奉府尹之命,前來巡視,麻煩法師了。”

“應該的。”法海說道。

說罷,當先引路,一一介紹哪處田地是哪家的,到底是上田、中田、下田,還是種了樹、葡萄又或者別的什麼作物。

當然,法海只需介紹。他身後還跟著幾位僧人,把寺田的佃戶們一個一個喊出來,讓他們隨時備查。

看得出來,佃戶們在看到僧人時是有些拘謹的。不僅僅是因為租種了人家的田地,更因為寺廟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閉環經濟系統。誇張點說,一個普通的農人,生老病死所需的大部分東西,都可以在這個經濟體系內解決。

“聽聞往年多有粟特、波斯胡商東來,他們現在還來麼?”兩位小吏隨便抽查了幾戶農家,沒發現什麼問題後,問道。

“去歲兵荒馬亂,沒人過來。”法海用回鶻語問了幾個農人後,說道:“不過這些胡商確實可疑。以後若遇著,定嚴加盤查。”

二人盡皆無語。

他們是從中原過來的,還不太適應西域僧人在社會中的作用。聽完法海的話,只能點頭乾笑,中原的僧人只敢放放高利貸,西域的僧人怎麼這副德性?

巡查完村子後,他倆又回到了同光寺,看了看寺院內部。

同光寺的建造費用,朝廷出了一半以上。二人轉了一圈,發現沒有什麼浮華奢侈的部分,暗暗放下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