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談判繼續,邵樹德則在合歡殿外的空地上試乘了波斯人帶來的駿馬。
阿拉伯馬啊,當年屢求不得,沒人肯帶過來。即便遇到幾個見錢眼開的商人,願意攜馬東行,結果也為高昌所阻。
可誰又能想到,請託、懸賞等手段用了一個遍,連根馬毛都沒看見的邵樹德,在悍然發動戰爭後,一下子得償所願了。來的還不是一匹兩匹,而是五十匹,讓他相當無語。
阿拉伯馬是典型的熱血馬。
所謂熱血馬,指的是馬的性格,對外界刺激反應強烈,性情剛烈,桀驁不馴,奔跑速度快是其特點。
與之相對的是冷血馬,對外界環境、刺激不敏感,脾氣溫和,一般體型較為高大、強壯,願意幹苦力活。
司農寺培育出來的鐵力馬就是典型的冷血馬。
西征時衝鋒陷陣的戰馬,則是毫無疑問的熱血馬。
冷血馬與熱血馬雜交,不同性格中和,還有可能產生溫血馬。
溫血馬的體型介於兩者之間,性情比熱血馬溫和,比冷血馬暴躁,同樣介於兩者之間。
如果好好選育,理論上可以培育出一種兼具熱血馬運動能力,冷血馬高大體型的溫血馬,且性格較為平和。
波斯人帶來的這一批阿拉伯馬,其實是幫了大忙了。大夏本土高規格溫血馬的培育,即將提上議事日程。
當然,波斯人帶來的幫助,又何止這麼些。
最大的收穫還是知識,只不過這需要點技巧。
傍晚時分,談判告一段落,邵樹德在花園內召見了塔姆。
他對這個人很感興趣,因為他思維敏銳,說話每每中的,很有水平,因此不介意和他多聊一些。
“陛下要求得太多了。”甫一見面,塔姆就抱怨道。
聽完翻譯的話後,邵樹德哈哈大笑,說道:“其實,朕的本意並不想與波斯敵對。”
塔姆有些驚訝,問道:“那麼,持續五年的戰爭,一切源頭都在喀剌沙政變?”
“可以說是直接原因,但不是全部。”邵樹德說道。
“陛下真是坦率。”塔姆說道。
“朕方才說過了,並不想與波斯敵對。”邵樹德又強調了一遍,繼續說道:“只不過,貴國的態度實在咄咄逼人,朕有必要展示一下立場,所以,戰爭爆發了。”
塔姆無語。
在過去兩年,他了解了一些歷史。
據史書記載,漢武帝那會,中國軍隊(原話為“秦”)就已經兵進拔汗那了。但那會的中國人較為笨拙,傻傻地從自己的腹地,穿越一千法爾薩赫的距離,轉運糧食,因此戰鬥總是無法持久,且代價很大。
到了唐代,中國人就聰明太多了。
他們學習了草原牧人的用兵方式,不再單一依賴後方運來的穀物,同時積極拉攏邊境部落,甚至僱傭突厥人,因此在長達百年的時間內,三天兩頭征戰,持續性十分強勁。
曾經有個叫高仙芝的人,集結兩萬軍隊,又徵發了五萬部落軍,數月時間內,突然出現在怛羅斯,嚇了大食人一跳。若非當時正好有一支去北方平叛的大軍班師,路過怛羅斯的話,還真讓他們得手了。
中國人的後勤,有了極大的改善,他們現在更像草原部落了。
“朕說的都是真話。”邵樹德又道:“朕很樂意看到一個燦爛的文明出現在邊境上,互通有無,互相促進。我們有領先的地方,也有落後的地方,你們同樣如此。好好坐下來,互相交流不好嗎?”
“但交流的前提是戰爭?”塔姆質問道。
“談不上戰爭。”邵樹德失笑道:“朕打仗,從來不會只派這麼點兵。大夏有超過四十萬禁軍,哪怕只派一半過去,你們也受不了。而今只有三四萬人在對付你們,這規模不談也罷。”
塔姆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爭論了。
四十萬古拉姆,要消耗多少糧食?你支撐不起的。四萬人大概就是極限了,不可能更多。
“陛下打算如何結束戰爭?”塔姆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