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章 巡

蕃人酋豪們固然已經失了權力,但依然是地方上有名望的人物,邵樹德與他們一起會獵,加深感情。

所到之處,牧人、百姓山呼,“聖人”、“可汗”、“兀卒”、“贊普”之類的稱號一個個蹦出來。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面的,往往驚掉了下巴,這還是唐土嗎?

王妃折氏、孺人趙氏、封氏、七位媵妾簇擁在邵樹德身邊,周圍大軍迤邐,旗幡林立,文武將佐相隨,幾乎就是貨真價實的聖人了。

最後一天,邵樹德是在濟源縣西北的王屋山牧場渡過的。

空曠的原野之上,帳篷如白雲一般延伸到遠方。

邵樹德騎著一匹黑色狂野的駿馬,遠遠地兜著圈子。

這是銀川牧場送來的“新貨”,馬政的最新成果。

肩高估摸著已經在140厘米左右,這已經符合邵樹德心目中輕騎兵所使用的馬匹的要求了。

他記得19世紀拿破崙的法國軍隊裡,肩高150155厘米的配備給胸甲騎兵,143以上、150以下的配備給輕騎兵,143厘米以下的,軍方看不上,不會要。

到了一戰時,列強的戰馬肩高標準已經提高到160厘米了,甚至就連日本人培育出的混血“東洋大馬”,也要求肩高在155168厘米範圍內才適合作為戰馬,低於這個標準的為不合格。

搞了這麼多年馬政,才提純血統,穩定在了140厘米左右,而且數量還不多,真的不容易。

選育的馬種以青海驄為主,這種馬其實是帶有中亞血統的,只不過多年來不負責任的雜交,讓這種馬的血統搞壞了。持續十餘年的馬政,也不過是試圖恢復罷了。

“好馬!”邵樹德風馳電掣般掠過帳篷前,伸手一撈,將王妃折芳靄抄在了懷中,大笑道:“生俘一人,一會好好拷訊。”

折芳靄好笑地看著夫君,雙手摟緊。

“夫人可要試一試此馬?”邵樹德問道。

折芳靄眼中閃出躍躍欲試的目光。

在邵樹德還沒反應過來時,直接一個輕盈的轉身,修長筆直的雙腿夾住馬腹,從邵樹德手裡搶過韁繩,駕馭了起來。

“夫君這馬政,是越辦越好了。”折芳靄彷彿找回了少女時的感覺,臉上表情充滿了回憶。

“其實在春秋時,中原戰馬有十四掌(140厘米)高的,但到了秦代,便只有十三掌(130)了,可能是被草原馬禍害了。”邵樹德說道.

秦始皇兵馬俑的馬肩高,就只有129厘米,矮得可憐。

“到漢代時,武帝從西域引進寶馬,培育新種,戰馬又高了半掌至一掌。大唐的戰馬,差不多也是這麼高了。”邵樹德繼續說道:“銀川牧場培育的這批戰馬有14掌高,怕也到極限了,或還能稍高一些,但也不會高太多。不過,便是14掌,依然是好馬,以後一定要看好,絕不能再被草原馬禍害了。”

其實,中原漢地應該是有過原生馬種的,比草原蒙古馬高大,春秋時期的中原馬肩高就在135140厘米之間,超過蒙古馬130出頭的肩高。

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到了秦代時,戰馬肩高大幅度下降。可能和長期戰爭,馬政荒廢有關,也可能是引入了太多草原馬,混血太多導致。

漢代引入了烏孫寶馬和汗血天馬,改良血統,肩高恢復到了135左右,又一次超過了草原馬。唐代又引入了康居寶馬,繼續改良血統。

長期的戰爭,以及不加控制地隨意交配,都會讓馬種退化。清末到建國初期,不過短短數十年,我國的馬平均肩高居然能下降5厘米左右,可見不辦馬政是不行的。

“夫君,被草原馬禍害何意?”折芳靄過足了癮後,問道。

“夫人身高腿長,為夫也不矮,那咱們的孩兒便矮不到哪裡去。夫人可知其意?”邵樹德說道。

折芳靄轉頭看了一眼邵樹德,似有不信。

“夫人若不信,咱們就多生幾個孩兒,看看高不高。”邵樹德調笑道。

“好。”折芳靄輕如蚊蚋地應了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