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神策軍招的是什麼人?
與史思明和契丹人反覆廝殺,後跟隨侯希逸渡海至青州的平盧軍老兵;
與魏博節度使田悅所部血戰多場的勇士;
安祿山降兵,又討伐李希烈,屢立戰功的悍卒;
跑到朝廷一邊的李光弼舊部……
這些死人堆裡滾出來的軍士,往那一站,潑皮們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
今天站在潑皮少年們面前的,則是曾經在靈州殺得河西党項人頭滾滾,曾經在河隴連勝吐蕃,曾經在涼州大破甘州回鶻的凶神。
雖然出戰的僅僅是輔兵,但又豈是你能抵擋的?
潑皮少年們在此之前沒有被好好整治過,今天算是倒了血黴了。
外來的凶神將他們殺得鬼哭狼嚎,絲毫沒有留情。
參與劫掠的足足有千人,這會已經剿殺四百多,俘百餘人,盡被關押了起來,日後有他們好受的。
城內還有一些衝進來的叛軍騎兵。
長安百姓這時候勇猛了起來,就像當初巢軍退走時他們用瓦礫投擲一樣。
在得知來犯叛軍主力已被擊潰之後,他們紛紛拿出刀槍、棍棒,將分散開來試圖劫掠的叛軍騎兵圍了起來。
叛軍又驚又怒。他們沒想到完全是盤菜的長安百姓敢反抗。
不過隨著城外戰敗的訊息陸陸續續傳進來,叛軍驚慌失措,心無戰意。
城中一些勤練武藝,不與其他人同流合汙的將門、牙校子弟當先而出,箭矢連連,殺得賊騎抱頭鼠竄。
有人一頭撞上了沿街清剿的鐵騎軍輔兵,慘死在步弓和長槍之下。
有人躲進了民房,但很快被搜檢而出,一一圍殺。
還有人直接降了。京兆尹孫揆帶著千餘手下俘虜了三百人,準備請示聖人後就把他們打散重編,編入自己的部伍——經歷了這麼一遭,人人都知道兵權的重要性。
不過孫揆確實是個忠臣,他考慮的則是另外一方面。
神策軍已經蕩然無存,為了確保長安的大體秩序,確實需要對其重建。有經驗的降兵豈不是最好的選擇?
而且,神策軍也不是第一回幹這事了。收降兵嘛,不寒磣,老傳統。
戰至傍晚,突入城中的千餘亂軍騎兵大部清理乾淨,只剩寥寥百餘騎潰圍而出。
在城外,跑得脫力了的涇原亂軍成片成片地投降,再不復之前的驕悍模樣。
而隨著他們的投降,涇原軍聲勢浩大的進薄長安之役,就此告一段落。
咸陽到長安的路上,據說還有兩萬餘人,不過多是臨時入夥的賊寇及神策軍潰兵。折嗣裕懶得派人去收拾了,大帥給他的命令下保住長安,其餘可便宜行事。
豹騎都十將折從允躍躍欲試,最終帶著一千戰兵、兩千輔兵朝咸陽方向殺去,應該多少會有點斬獲吧。
聖人還在安遠樓上沒走。
已經有中使前去知會鐵騎軍,聖人要當場發下賞賜,以酬將士們的擎天保駕之功。
這是孔緯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