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

“折腰山也有鐵產出,魏氏的人到了沒有?”

“回大帥,尚未至。”梁之夏答道。

魏氏就是嵬才氏,如今生意做得是相當不小的。

這麼多年以來,朔方鎮內培養起來的“大企業”,基本就兩家,一是魏氏鐵匠鋪,靠幕府的軍工訂單掙了不少錢,但它缺乏一個競爭者,目前基本滿足於提供中等質量的產品,沒有任何危機感。

另外一家就是大通馬行了,但這是一家承擔了很多非經營任務的壟斷企業,沒有分析價值。

魏氏鐵匠鋪未來會發展到什麼樣?邵樹德不知道,但感覺不會有太高成就。

這是古典時代,沒有任何近代文化、制度、生產力元素存在的土壤。

一旦統一成一個完整的帝國,將沒有對手,也就沒有任何動力對自己做出改變。

改革,從來都是否定自己,是很痛苦的。我原來那一套玩得很好,憑什麼改變?

即便你是開國皇帝也無法逆天,因為人腦子裡的思想改變不了,更悲哀的是你都找不到幾個與你持相同看法的人,別人當你犯癔症了!

但生產力水平的進步,偏偏是與思想文化的進步、社會價值觀的改變、政治制度的改革相輔相成的。邵樹德不想革自己的命,他只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利用自己的威望,為一些技術上的進步提供權力方面的保障,儘量抓緊這幾十年的時間,能提高多少是多少。最重要的,是要能推廣開來,被更多的人熟知並運用,讓它再也不會消失。

他可以想象到,在他死後,這個他一手建立的體系多半會走形乃至於名存實亡,會被現實社會同化。

但在此之前,多培育了一顆良種也是好的,多產生了一些冶鐵方面的技術進步也是好的,多推廣了一種農業生產模式也是好的,多擴大了一些版圖也是好的……

這是他為自己在這個年代的生殺予奪、驕奢淫逸的“付費”。

農業方面,三茬輪作制在靈州推廣多年了,種子收穫比穩定在1:12以上,且還是多種農業混合經營的模式,抗災能力更強,對吸引蕃人定居也有很大的作用。

而在此之前,北方農田平均畝收一斛,種子收穫比只有1:7。在這件事上,他自覺對得起全天下的田舍夫。未來如果拿下河陽,那裡與白地無異,他打算學靈州,全面推行三茬輪作制。這種農業生產模式還有一個突出特點,那就是要以養牲畜為前提,尤其是馬!

如果北方農民全都適應了這種新的農業生產模式,中原牲畜的保有量會大到難以想象,其中必然會有相當一部分是馬。只要學玄宗朝時的政策,官方驛站採購民間馬匹,民間就始終會保有大量的馬匹,這或許將深刻改變這個國家的歷史走向,即便他建立的王朝最終覆滅。

腐敗叢生的官營馬政,邵樹德是不抱任何希望的,必然會敗壞。

“魏氏之事,我來處理吧。”邵樹德搖了搖頭,知道魏家勢大,梁之夏未必敢說什麼,這事待他回去找嵬才來美說說。

四月二十二日,邵樹德回到了龍池宮。

入道、昇仙之後,他抱著嵬才氏熟透的身體,一邊把玩,一邊說道:“軍士家人都搬來晉絳了,你家鐵匠鋪子也搬來吧。”

嵬才來美四肢交纏在邵樹德身上,輕輕遊動著,鼻腔裡嗯了一聲。

邵樹德頭皮發麻,這胡女!竟然還沒滿足!

“野利氏的鐵匠鋪子做的農具、兵仗可比你家的好。”邵樹德停止把玩的動作,不敢再火上澆油。

“他家的礦好。”嵬才來美又抱得緊了一些,繼續磨蹭。

“當年讓你家用不同的鐵造出茶山劍,一直沒動靜。魏氏鐵匠鋪,得過且過,就指望著幕府買你家刀劍嗎?如果再想不出辦法,今年這三千口陌刀,我就讓野利氏來打製了。”邵樹德說道。

嵬才來美猛然抬起頭,臉上神色怯怯:“大王……”

“罷了。”邵樹德也知道這事有些難為她了,便換了一件事,道:“三千口陌刀,我不急著用。便讓你們兩家分開來打製,一家一半。但這價錢要往下壓一壓,一口刀下浮個一成吧。但質量不能差了,我會親自查驗。賺錢少了?想想辦法,你家到現在還有用皮風箱的,不能全換成木風箱嗎?爐子不能用大一點的嗎?木炭嫌貴,想辦法用石炭。石炭打製的刀具脆?自己琢磨辦法。”

嵬才來美也知道這事可能不僅僅是賺不賺錢的問題,更涉及到嵬才氏的地位。

野利氏不但有規模很大的冶鐵作坊,手中還有兵,能替大王打江山。但嵬才氏的力量就小太多了,不在一個層面上,要想家族富貴,或許還真得在這些事上討大王歡心呢。

“妾知道了,明日就遣人回鐵斤澤,與家裡說說。”她一邊說,一邊抓著邵樹德的手,往自己身上放。

邵樹德頭髮都要炸了。

漢人女子絕不會這樣——給夫君難堪!

7017k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