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六章 泗州

“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你算是學到家了。”邵樹德表揚了一句,道:“半個時辰後出發,至宿州領取補給,然後奔襲泗州,調動敵軍。”

******

泗州轄四縣,即臨淮、徐城、漣水、盱眙,治臨淮,今泗洪縣東南淮河北岸。

四縣之中,臨淮、盱眙夾淮水相望,有那麼點雙子城的味道了。

事實上這兩座城池確實是淮上重鎮。

南北朝時代,盱眙可是雙方激烈爭奪的地方,不知道多少大戰爆發於此。

這一日,泗州刺史張諫渡河回了臨淮城,帶回了大批物資。

張諫是孫儒的部將,擔任刺史多年,已然在本地紮下了根。

他其實是個實在人。

當年軍中乏糧,萬般無奈之下,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向理論上的敵人楊行密求取糧草,楊行密竟然答應了,這讓張諫對楊行密的觀感直線上升。

張使君十分感動,然後選擇投靠朱全忠,太他媽現實了。

不過朱全忠玩砸了。派去泗州的使者盛氣凌人,嘴上不把門,話裡話外對泗州上下多有譏刺。

張諫也是武人,又是兇悍的蔡賊出身,如何受到了這種鳥氣?於是直接反了,投靠楊行密。

朱全忠被邵樹德牽制,無力追究,捏著鼻子認了。

楊行密對張諫十分器重。事實上他對有地盤、有兵的人都十分客氣。沒地盤沒兵的,呃,一般被最佳化掉了。

張諫之子與楊行密的族侄女結親,雙方關係算是非常密切了。

張諫也沒什麼大的野心,就想守著泗州這一畝三分地罷了。此番夏軍大舉南下,他也挺慌張的,畢竟泗州只有六千州兵,雖說苦心調教多年,有相當的戰鬥力,但人數還是太少了,不足以禦敵。

不過吳王對泗州比較重視,特地派了數員大將,攜兵萬餘來援。而且來的還多是老熟人鄉黨:馮敬章、賈公鐸。

是,前蘄州刺史馮敬章、州將賈公鐸,都是蔡人,號稱驍勇善戰,但在鄂州城下送了人頭,被人一路反殺,連蘄州也丟了。

吳王是寬厚的,不但沒處死他們,還多有撫慰。二人感激涕零,此番各將兵數千,一屯宿州虹縣,一屯臨淮。

另有海州將陳漢賓,有眾四千,屯于徐城。

各部兵馬加起來兩萬眾,聽起來不少,但素質參差不齊,讓張諫有些擔憂。不過對岸的盱眙城是淮軍悍將張訓所守,多少是個後援,實在不行的話,便向他求援,應該無事。

回到府中之後,張諫正準備喝茶休憩,卻聽到屬下來報:徐城陳漢賓來報,昨日出城樵採的軍士十餘人未歸,遣人去尋,亦未歸來。

“夏兵定已摸到附近。”張諫放下茶碗,臉色很是難看。

這麼快就殺了過來,主力耶?偏師耶?

要不要集結人馬去會一會呢?張諫舉棋不定。

&nbsp本章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