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六章 蓋牟

“走吧,先至蓋牟城。”邵嗣武說道。

說完,又對著身旁一人說道:“一路之上,還須裴少卿多加聯絡,提供糧草、傷藥、箭失、車馬。”

裴璆聽聞,微微一笑,道:“好說,好說。”

渤海國執行三省六部制,即政堂、宣詔、中臺三省,政堂省又轄忠、信、禮、義、仁、智六部。

裴璆之父裴頲歷任文籍院少監、監,已經致仕——文籍院,相當於唐時的秘書省。

裴璆的仕途比其父還要順遂。他早就是文籍院少監,數月前轉任信部少卿——這個職務,相當於唐、夏兩朝的工部侍郎。

至於為何派裴璆作為隨軍使者,其實也很簡單。他就是渤海專業出使的外交官,文采上佳、口才便給。其父裴頲就兩次出使日本,子承父業,在這個年代相當正常。

裴氏,在渤海國也算是書香世家了。

裴頲碩學通材,風儀甚美,擅長作詩。出使日本之時,日人管原道真曾以《夏日餞渤海大使歸鄉各分一字》、《見渤海裴大使真圖有感》之詩相贈。

裴璆亦擅長寫詩,且以辭藻華麗著稱。

可惜這樣一個人,竟然是主和派!勃海王將他派到夏軍之中擔任聯絡官,不是什麼好兆頭。

“那就啟程吧。傳令,擊鼓!”邵嗣武穿著邵家一脈相傳的大紅色戎服,頭扎抹額,左弓右刀,活脫脫邵樹德年輕時的模樣。

“鼕鼕冬……”鼓聲連響。

烏骨城之中,軍士魚貫而出,上萬步騎在江邊列陣,威風凜凜。

“殺!殺!殺!”聚兵完成之後,軍士們以槊杆擊地,大聲呼喝。

裴璆嚇了一跳。

許是被這股濃郁的殺氣所懾,導致飄逸澹然的形象受損,他微微有些不喜,用微不可聞的聲音都囔了句:“粗鄙武夫。”

邵嗣武耳朵尖,聽到了,但他沒說什麼,只是心中感慨:曾幾何時,靺鞨可是野得不能再野的野人,兇悍耐戰,怎麼成這副樣子了——靺鞨,古稱肅慎,北魏稱勿吉,唐稱靺鞨,宋稱肅慎或女真,或許後世之人從來沒想到過,這個國家的中上層以詩書文章稱道吧?還是在東北這地方,且對自己的血緣近親野女真黑水五部非常鄙視,時常進剿,不斷向北拓地,把弱雞般的野女真親戚一路趕到黑龍江兩岸了。

不要打破他們的這種狀態,千萬不要。

大軍出發之後,沿著長嶺營州道——平壤道北行。

這是渤海國境內一條東西向的主幹驛路,大致是從營州東行,至燕郡城,也叫義州城(今遼寧義縣),唐德宗貞元二年所建,現已廢棄。

燕郡城東南至汝羅守捉城,然後渡過大遼水,直趨安東都護府遼陽,全程五百里。

出遼陽東北行,經原蓋牟州、新城至渤海國長嶺府,全長八百餘里。

這條一千三百多里的道路,渤海國曾經花費了大力氣整修,主幹道全程設二十四個大驛站,支線亦有小驛站,往來商旅眾多。

長嶺府至西京鴨綠府,亦有驛道,如今大軍走的便是這條路了。

行走之間,符存審依然派出了大量斥候,散佈在大軍四周五十里的範圍內。隨軍的渤海人看了,紛紛讚歎:在渤海國腹地內線行軍,也這麼警醒,不愧是大夏天兵。

七月二十六日,他們收到訊息,龍武軍使劉鄩迭經大戰,屢敗契丹,已進入遼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