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還沒傳到渤海國,但已經傳到了遙輦城,傳到了迭剌部牧地,傳到了一支正在行軍的隊伍之中。
隊伍規模很龐大,車輛眾多,足有數千乘。
車上滿載肉脯、乳酪、糜子、乾草、箭矢等各種軍事物資,馭手、護衛加起來足足兩萬人上下。
很明顯,這是一支後勤運輸隊伍。看他們行進的方向,應該是前往渤海國扶州的。
渤海國有十五府、三獨奏州。
十五府中包括五京,即:
中京顯德府,領六州二十五縣,治顯州,大致位於今吉林省和龍市。
東京龍原府,領四州十八縣,治慶州,大致位於今朝鮮咸鏡北道清津市富居里。
南京南海府,領三州十六縣,治沃州,位於今朝鮮咸鏡南道北青郡青海土城。
西京鴨綠府,領四州十一縣,治神州,即今吉林省臨江縣。
上京龍泉府,領三州九縣,治龍州,位於今黑龍江寧安市渤海鎮。
五京之外,還有長嶺、鐵利、扶余、率賓、東平、鄚頡、安遠、懷遠、安邊、定理十府。
另有郢、銅、洓三州為獨奏州,奏事可直達京師三省六部。
契丹攻渤海,一般是先攻扶余府,該府下轄扶、仙二州,治扶州。
扶州又下轄扶余、布多、顯義、鶴川四縣;仙州下轄強師、新安、漁谷三縣。
扶余府、扶州都在扶余縣,該縣城牆周長四里有餘,其實不大,在中原也就是一個小縣城的水平。
扶余縣外軍士眾多,看其服飾、裝扮,多為契丹人。
契丹本部士卒騎著馬,腰挎騎弓,手持骨朵、馬刀。大量僕從步兵的成分就複雜了,有奚人,有漢人,有靺鞨人還有韃靼人,多為奴隸。
奴隸計程車氣不錯,作戰也很勇猛。因為戰爭是他們獲得自由身的最好機會,一個個都拼了命地想把握住。
渤海已經立國二百年,早年實力不錯,甚至敢與大唐掰掰手腕,根本沒把契丹放在眼裡。但二百年的王朝,老了,逐步走向了衰亡。
最明顯的標誌便是屬部不怎麼聽話了。
渤海國的屬部大體分為兩部分,其一是黑水五部(位於黑龍江北部及俄羅斯境內),有狗站通往渤海國腹心地帶——狗站,即狗爬犁驛站。
其二是小高麗國,有約三十個郡縣(主要位於朝鮮平安道)。
這兩大勢力是渤海的國中之國,渤海強盛時比較聽話,渤海衰弱時,自然就想著獨立了。目前黑水部(位於哈巴羅夫斯克)已經舉起反叛的旗幟,渤海國調遣大軍鎮壓,但其他四部也蠢蠢欲動,形勢十分危急。
另外,渤海國中的內鬥也十分激烈、殘酷、血腥。
政爭失敗者多投奔新羅而去,也有一些人投奔契丹。
投奔契丹的渤海貴族帶來了詳盡的內部情報,極大激發了契丹八部的野心。多年前開始,他們就不斷東進,一開始還是小規模寇邊形式,在發現渤海人腐朽墮落,戰鬥力日漸下滑之後,野心便不加掩飾了。
渤海國為了防備契丹,曾花大力氣整修驛道,並在扶余、鐵利二府屯駐重兵。
這些所謂的重兵還算有點戰鬥力,但士氣不怎麼高,多年來屢次交戰,勝少負多,已是有些怕了。
“月理朵!”耶律滑哥不知道從哪裡躥了出來,貪婪地看著這個美麗的婦人,諂笑道:“又來送糧草啦?其實不用送,渤海人不堪戰,咱們搶掠了很多糧食、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