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樹德一愣,符存審不像是會拍馬屁的人啊。
「陛下一直教導臣要實事求是。」符存審說道:「陛下於金城鎮為晉王操辦身後事,河東上下無不感佩。故月餘以來,晉軍大部歸降,只有李克寧、楊元翰、張萬進、安元信等少數人叛亂。更有岢嵐軍周德威主動平叛,殺滅賊兵,力保太原府西線不失,嵐石二州安定。故臣以為,是陛下的風采折服了河東上下,臣等之功不值一提。」
又是一個講政治的武夫!
邵樹德欣然而笑。
這年頭多是隻長肌肉不長腦子的武夫,跟好鬥的公雞一樣,遇到點講政治的可真不容易。講政治的同時還能有點理想和覺悟的,更是鳳毛麟角。
早年跟隨邵樹德的諸將之中,王遇算是有理想的,可他出身不好,年輕時打打殺殺,也是一隻好鬥的公雞,結果虧空了身體,英年早逝。盧懷忠也是有理想的,目前來看身體還不錯,年逾五十的他還能領軍征戰。
葛從周這人未必有什麼理想,但真的很講政治,邵樹德後面還會給他機會。
如今又崛起個符存審,大夏方面統帥人才何其之多也——他可比五代時名氣極大的符彥卿強多了,一生二百多戰,未嘗一敗。
「陛下,安元信已平,而今只剩張萬進一人。」符存審又道:「昨日潞州來報,張萬進抓了昭義幕府推官郭崇韜,後將其送出城帶話,言願降,請任為潞州刺史。」
「這是想讓朕招撫?」邵樹德冷笑道:「朕不願意!」
五代風氣敗壞,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招撫遷就帶來的。
李存勖滅後梁之後,尋又平蜀,不可一世。此時的後唐,也是五代王朝中所轄地域面積最大的一個。
但就是這樣的滔天威勢,晉州小校楊立造反、邢州士兵趙太造反、魏州大頭兵皇甫暉造反……
為什麼敢反?寄希望朝廷招撫,一步登天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招他爺頭!招他娘頭!」邵樹德說道:「給史敬鎔、史建瑭傳令,朕不慣著潞州武夫的臭毛病。敢反,就要敢死,全力攻城!另委任周德威為潞州四面行營招討使,岢嵐、清塞二軍及在潞沙陀、吐谷渾諸部兵馬,悉歸其節制,務必拔下潞州,將張萬進誅殺。朕就要讓天下人看看,不要試圖講條件,朕不慣著
他們。」
陳誠聞言,立刻安排信使前去傳旨。
這麼硬氣的話,不是每個皇帝都有資格講的。
這是基於實力的講話,也是基於決心的講話。招撫招撫,招到最後,威信掃地,全境烽火,身死國滅。
五月初二,邵樹德抵達了晉陽,從長夏門而入。
一萬蕃兵留守石嶺關、虎北口等地,飛龍軍兩萬士卒分駐晉陽外圍的五座衛城,銀鞍直、鐵林軍、佑***跟著入城,保寧軍則遷往城外。
五月初五,晉王妃劉氏、嗣晉王李落落、河東道巡撫使李襲吉等人抵達晉陽城北。
邵樹德遣陳誠出城迎接,將劉氏等人送回晉王府後,自己住進了賀宅。
重回舊地,感慨萬千。
二十多年前,他一度遐想過留在河東,奪取這個王霸基業。但彼時朝廷仍有威望,是不可能將這個根本重地交給他的。果不其然,後來是宰相鄭從說出任河東節度使,沒別人什麼事。
比起二十多年前,晉陽幾乎沒什麼變化,甚至更破舊了。
邵樹德也沒什麼興趣逛,在賀宅內處理公務,接見各路官員。
目前最讓他憂心的是嫡長子邵承節從蜀中發回的奏疏。
二郎攻滅李茂貞後,在過去大半年時間內,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撲滅蜀中叛亂。不僅僅是李茂貞殘餘勢力,還有羌人、蠻獠叛亂,及至上月,亂局才堪堪平息,蜀中粗安。
這些本是預料之中的,不會引起邵樹德的注意。真正讓他遲疑的,還是二郎提出驅蜀兵攻黔中鎮,消滅王建肇。理由是荊南節度使趙匡凝動作遲緩,三月才剛剛出兵,至今只與黔人小戰一場,可謂不痛不癢。
邵樹德對兒子的雄心既喜又憂,但總體是喜。
但他還是有些遲疑,主要是兩件事。
第一件:嫡長子尚未成婚,朱叔宗的女兒也等他好久了,再不回來實在不像話。
第二件:黔中開發程度有限,蠻獠遍地,不服王化。好吧,蠻獠什麼的其實真不算事,真正恐怖的是惡劣的原始環境。
嫡長子繼承人不幸染病身故,可乎?邵樹德無法接受。
思考良久之後,他終於做出了決定:先把兒子從蜀中喚回來結婚,趁這段時間好好想想。
想到此處,他立刻發出旨意。
同時嚴禁蜀中各軍擅自行動,違令者斬。已經入蜀的義從軍分出一半,據守龍劍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