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契丹就班師洛陽。」邵樹德收起笑容,道:「真話。」
宋樂心情稍復,拱手道:「如此,老夫便無話了。國朝雖說有三京,但東京實乃根本重地,陛下可不能本末倒置。」
「宋師多慮了,多慮了。」邵樹德打了個哈哈,道:「對了,今日有日本僧人覲見,宋師不妨一起聽聽。」
「臣遵旨。」宋樂應道。
不一會兒,僕固承恩領著惠空和尚走了過來。
「禪人惠空拜見大夏國皇帝陛下。」惠空行禮道。
「宣宗朝隨慧萼法師入朝的真如法親王可還健在?」邵樹德看了看這個日本和尚,見他年歲不大、身量不高,但煞是肥胖,頓時有些奇怪,日本僧人待遇這麼好?
真如法親王是日本平城天皇之子,曾被立為皇太子。
平城天皇在未登基前,曾娶藤原百川之女藤原帶子為妃,後亡故。然後續娶藤原百川的侄子藤原繩主與藤原藥子之女為妃,藤原藥子也跟著女兒一起入宮。後來還鬧出了母女二人共侍一夫之事,即平城天皇的不倫醜聞。
當然這不算什麼。平城天皇還娶了三個同父異母的妹妹,他父親更是娶了三個親妹妹,這都不是事。
日本大同四年(809,平城天皇因身體不適,讓位給皇太弟神野親王。
神野親王登基,是為嵯峨天皇。嵯峨天皇又投桃報李,立已經是太上皇的平城天皇之子高嶽親王為皇太子。
後來,平城上皇因為過於寵信岳母藤原藥子,並在她的攛掇下意欲復位,失敗。皇太子高嶽親王被廢,出家為僧,就是真如法親王了,又叫頭陀親王。
頭陀親王潛心禮佛,曾跟隨慧萼入唐,這一點是被記錄在案的,但也僅此而已。
「陛下,真如法親王已在四十年前故去。」惠空答道。
邵樹德點了點頭。
這就是不知日本歷史了,前唐都沒什麼記載,他更無從知曉。
「而今是宇多法皇之子在位。」惠空答道。
說完,又解釋了一番,原來是皇帝出家為僧,讓位給兒子了,故稱「法皇」。
邵樹德輕輕頷首,他對日本皇室間的破事不太感興趣,他只想搞錢,於是問道:「昔年日本商徒有賴新羅中繼,今新羅國亂,貿易大減,日本國中可有想法?」
「陛下,禪人只知禮佛,不通商賈之事。」惠空回道:「不過,貴國明州境內,每隔兩年便會有一艘船行至敝國,攜帶許多貨物。」
「兩年才一艘船?」邵樹德訝道。
「風波險惡。」惠空搖頭嘆息,宣了一聲佛號。
他的意思很明瞭,就這幾年一次的貿易,其實都是賭命。日本來唐僧人、遣唐使等官員,經常搭乘唐商船隻返回日本,但沉船率高到可怕,日本國內多有記載,看著就觸目驚心。
如果有選擇的話,日本商人寧願經由新羅中繼,也不願直航。而這,其實也是唐代大多數時候的中日貿易常態。直航大唐的日本商船不是沒有,但比較少,中日貿易利潤的大頭,讓二道販子新羅人掙去了,日本、大唐都沒吃到多少。
當然就整體而言,在安史之亂後的晚唐時期,因為新羅海盜肆虐日本、新羅四分五裂等因素,日本開始轉變對新羅的態度,唐商逐漸崛起,吃掉了部分新羅商人的份額。而這些唐商,主要來自明州——錢鏐的地盤。
在沉船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明州商人依然前赴後繼去日本,日本那邊也有商船開來明州,可見其利潤之高。
「明州輸出何物?」邵樹德問道。
「越綾、青瓷、佛像、藥材、香料、書籍。」惠空說道。
其
實應該不止,但惠空只知道這些品類。當然實際上也差不多,這些確實是主要出口商品,佔了大頭。
「從日本帶回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