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四章 事業

“陛下的胸懷是如此寬廣,見解是如此卓越,傳回布哈拉,必定人人稱頌。”厄爾布魯士說道:“只是不知——我等何時可以啟行?”

“稍等月餘即可。”邵樹德哈哈大笑,並不想這麼快就放他們走,非得見到波斯學者與書籍出現在疏勒才行。

厄爾布魯士有些沮喪。

二月初的時候,夏國再次調兵西行,好像是去輪換的。

三萬多古拉姆,能造成多麼巨大的破壞,他難以想象。總之,越快停戰越好,布哈拉的內部問題很嚴重,必須要予以解決了。

******

當天晚上,邵樹德在清暑宮內閱讀由可薩人捎回來的信件。

這封信寫於去年五月,距現在接近十個月。

他們從前年九月開始,花了一整個冬天與烏古斯人聯絡、溝通,一切談妥之後,支付了過路費,然後花費兩個月的時間進入了可薩汗國境內,受到了相當熱情的招待。

這封信,差不多就是那時候寫的,隨後由可薩人的使者繞道帶來大夏——從效率方面來說,其實不低了。

“不知不覺,出使兩年了啊。”邵樹德感慨道。

李守信使團還算好的,從海上出發的那批人,按理來說速度更快,但至今毫無訊息,也不知道怎樣了。

拋開這些無聊的念頭後,邵樹德繼續閱讀信件。

李守信主要講了公駝王西邊諸勢力的大概情況,以及重新打通完整的絲綢之路的可能性。

有關可薩人的情況,李守信打聽到的與塔姆所述略有出入,但大體相同。

他在信件中還附了一張非常粗糙的手繪地圖,據說是從某個可薩商人手裡買來的。

邵樹德看了看,又與後世地圖對照,發現可薩汗國的領地大概在頓河下游、伏爾加河下游、高加索山脈之間——聽說以前不止這麼大,但現在確實就只剩這麼些了。

地盤的損失主要歸因於烏古斯人和羅斯人。

佩切涅格人本為西突厥一支,被葛邏祿人打得抱頭鼠竄,向西逃往鹹海一帶,隨後又被烏古斯人打敗,繼續向西,結果突然就厲害了,擊敗了可薩人,侵佔了他們的大片領土,同時還把可薩汗國的附庸馬扎爾人向西趕——馬扎爾人原本居住在亞速海北岸。

佩切涅格人並不滿足於此,他們繼續向西進攻馬扎爾人,將他們趕到了第聶伯河和多瑙河下游一帶。

一個被葛邏祿人暴打的突厥部落,向西居然大發神威,簡直難以理解。

葛邏祿人很強嗎?水得一比好吧!

聽聞馬扎爾人有點擔心佩切涅格突厥再來搞他們,想繼續向西。而且他們已經有部分先鋒這麼做了,所到之處,連戰連勝,勇不可當,這就更離譜了。

馬扎爾人是後世匈牙利人的祖先,從亞速海一路西遷,被突厥人攆著屁股窮追猛打,最後在匈牙利立足,可歌可泣。

追趕他們的佩切涅格突厥人卻是在中亞混不下去,被葛邏祿人驅逐的部落,而葛邏祿人是被西遷的回鶻殘部征服的……

邵樹德從中看到了四個字:廢拉不堪。

越往西,越廢!

現在的南俄大草原上——基本就是烏克蘭這一片——大致是佩切涅格突厥人與馬扎爾人平分,可薩人的勢力已被逐漸驅逐了出去,只剩克里米亞部分地區了。

羅斯人在北方流著口水,覬覦肥沃的烏克蘭黑土地,但他們現在還不敢南下,害怕被暴打——可薩人、佩切涅格突厥人經常擄掠羅斯人為奴,販賣至波斯、大食。

“一群蝦兵蟹將,互相鬥來鬥去……”邵樹德拍了拍案几,有些想笑。

李守信在信中提到,因為與波斯的長期戰爭,或許還有漠北三城的修建,經由烏古斯人傳播,無上皇帝的威名已經零星出現在了大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