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我便安心了。”趙匡明笑道:“房州雖然戶口更盛,然蠻、獠眾多,不服王化,漢人甚少,多居於城邑,一旦叛亂,也是個麻煩事。均州甚好,甚好。”
“唐鄧之事……”趙岑又問道。
趙匡凝臉上的表情有些奇怪,混合了驚訝、不解、疑惑、憤怒,不知道一個人要經歷了什麼樣的情緒起伏,才會有這麼複雜的表情。
“趙璆已經出發,趙璠推三阻四。”趙匡凝說道。
趙岑也有些驚訝。
趙璆手握重兵,雖說裡面有不少襄州兵,可到底是八千衙軍、數千州縣兵呢,結果居然願來?這可真是出乎意料。
趙璠這人,平時最得信任,結果居然不來?
難怪叔父如此震驚。
“不如再催一催,唐州將士還是可以信任的,襄陽子弟都盼著回來,趙璠也沒辦法。”趙岑建議道。
趙匡凝緩緩點了點頭。
忠義軍,與其他各鎮差不多。三萬衙軍,至少有兩萬把家安在襄陽左近,就近看管,增強節帥的掌控力。剩下一萬是外鎮軍的性質,家安在駐地。
趙璠這人,翻不起大浪來。
他要反,也只能帶唐州本地將士反,派過去的襄陽軍士在這個節骨眼上,還願不願意響應他,不用多說。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他勾連汴軍,降了朱全忠。
“或可讓夏軍遣兵北上,逼迫一下。”趙岑道:“叔父亦可寫信給唐州將佐,曉以大義。叔翁在世時,提拔栽培了很多舊部,他們還是念舊情的。”
“可。”趙匡凝答應了。
隨後又是一陣空虛,心中滋味複雜。
好好的忠義軍,本有七州之地,實控六州,如今竟然竟然丟了大半。還好,人口最豐、最富庶的襄州還在手裡,多少算是個安慰。
“苦了唐、鄧、隨百姓了。”趙匡凝嘆道:“到了折宗本手裡,日日戰,夜夜戰,這日子如何過?”
這話說得趙岑也有些憂心。
既歸折宗本歸,隨州四縣肯定要供應錢糧、兵員,幾年仗打下來,還不是戶口銳減,財窮民竭,百姓苦不堪言?搞不好還會不堪役使,大量逃亡!
但這又有什麼辦法?
形勢若此,夫復何言!
不光唐鄧隨百姓苦,緊鄰的佑國軍汝州、奉國軍蔡州、忠武軍許州三地,怕也要戰火連綿,百姓逃亡。
剛剛安定下來的生活,竟然又要被打破了。
百姓何辜,遭此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