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章 三月

“驛將,還有最後二十張,快好了。”有驛卒回道。

“回鶻ru漿五壇,趕緊送過去。”又有人吼道。

回鶻ru漿,驛站內沒人會做。不過懷遠城附近住了數千戶回鶻人,都是銀槍都軍士家屬,其中不少人也開始做起了自己的小生意。

驛站,往往是這類小生意的依託。他們以此為核心,提供各種驛站不能提供的服務。

水很快燒開了。

李四熟練地往鍋裡投入胡椒、蔥、蒜、鹽豉、野韭等調味品,然後放入大塊的羊肉。

有驛卒搬來了酒罈子。

朔方流行的酒,大概有麥酒、粟酒、小曲酒、釅酒、馬奶酒、葡萄酒等幾種,種類還是很豐富的。

這幾年糧食產量大增,麥酒、粟酒漸漸變得多了起來,不像以前主要以不消耗穀物的馬奶酒、葡萄酒為主了。

胡商們點了好幾壇酒,對驛站來說,賺頭還是不小的。

李四讓一名小驛卒過來看著煮羊肉的鍋,自己則拿了碟奶渣,拎了張馬紮,到驛站門口的柳樹下坐著休息。

東面是靈州通往天德軍的大道,這會正在修繕。

不修不行了,路況確實有點差。

特別是這會雨雪化開,路上車轍交叉重疊,滿是大大小小的坑窪。

靈州及懷遠縣不得不徵發大量百姓修路,平整路面的同時,也將大量燃燒完的石炭渣鋪上去,改善路面狀況。

但問題在於炭渣有些不夠,只能對道路問題起到緩解,談不上完全解決。

李四對修路是非常贊成的,因為這關係到他的生意。

但怎麼說呢,各地百姓對此不甚積極,彷彿道路好壞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一樣。

靠幕府撥錢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啊!

但靠地方鄉紳則更難。

蓋因朔方鎮除了少數邊疆豪族外,幾乎沒有鄉紳,大部分人要麼是編戶齊民的党項、回鶻、吐蕃,要麼是移民過來的漢人,宗族的萌芽都還沒有呢。

少數老的縣鄉倒是有一些大姓,但他們的力量與內地的豪強大族比起來甚為可笑。

這種情況固然帶來了統治的穩固,但在需要分攤地方建設成本的時候,就感受到壞處了。

只能慢慢來了,炭渣鋪路,弄好一段是一段。

陸路驛道,其重要性不比黃河水運小。更別提黃河每年還有封凍期呢,這時節才剛剛開始化凍,之前可不就只能靠驛道了麼?

吃完乳渣後,李四回到了前院,又去馬廄看了看。

西域胡商的駝馬全寄養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