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支部隊目前還算聽話,尤其是效節軍左廂。他們在魏博當地也不受待見,且家人已經遷移到了唐鄧隨三州。
歷史上五代朝廷,對魏博是又愛又恨。拼了命地打擊甚至屠殺,但又愛魏博兵員,想要他們當兵,這種糾結的心態,幾乎貫穿後梁、後唐、後晉三朝。
「陛下,臣以為可少量招募入鄆州院整訓,數年後分散補入各軍,如此方可利用。單獨成軍,斷斷不可。」胡真說道:「河南諸州,大好男兒多得是,勇武敢戰,服從軍令,不比魏人好多了麼?」
他這是把效節軍、拱宸軍也黑了一遍,站在河南人的立場上說話了。
「也罷,此事便容後再議。」邵樹德嘆道:「魏州那麼多人,朕打算分批遷二十萬戶出來,你們覺得該如何個安置法?首批兩千戶將發往安東,第二批三千戶將發往襄陽,第三批五千戶發往青唐,後續如何安排,你等議一議。」
「陛下!」胡真等人盡皆大驚。
二十萬戶,那不得百萬人?怎麼可能有這個國力進行安置?
「此非一年之功也。」邵樹德說道:「朕有生之年都會幹這事,持之以恆,狠下決心。二十萬戶是目標,什麼時候達到什麼時候收手。河北人太多,沒怎麼經受戰亂,這是一個寶庫,不利用可惜了。」
胡真等人一時間震住了。看樣子,聖人已下定決心。不過有一點其實沒說錯了,河北人太多了,戰事比河南、關中少,黃巢、秦宗權之亂甚至禍害了江南,讓江淮人口大幅度減少,卻沒能傷到河北分毫,這是一處人力儲存相對完好的地方。在李克用攻打河北之前,很可能已經恢復到了天寶極盛時的戶口,如果善加利用,絕對是一處寶藏————但問題是,河北百姓可不怎麼聽話啊。
「大夏之疆域,目前僅有河隴、關中、關北、漢中、巴南、河南以及河北、江淮的部分州縣,將來肯定是要擴大的。」邵樹德說道:「古來王朝,開國之時總是政通人和、上下清明,軍隊又能征慣戰,這是最好的擴張時機,但經歷了亂世統一的過程,戶口往往十不存一,只能休養生息。朕遇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禁軍戰力之強橫,傲視周邊,偏偏中原還有大量百姓,若不趁機做點事情,將來史書之上會如何編排朕?」
邵樹德估摸著,這會全天下三千萬以上的人口還是有的,這是很多開國王朝難以想象的數字。
特殊的藩鎮割據局面,給你在亂世之中保留下了大量的人口,機會給到這了,如果不抓住,那太可惜了。
當然這其中也蘊藏著風險。人口密度最高的河北,有些不太聽話。而他們這個體量,你說稀釋他吧,不如說他稀釋你。一個不好,就可能釀出很多事端。鎮壓應該沒問題,但確實非常花費精力和錢財。
‘臣實不知陛下有如此雄心壯志,慚愧。」胡真肅然起敬,道:「安東、青唐之地,數百年胡風腥羶。即便前唐鼎盛時期,當地蕃人也遠遠多於漢人,陛下遷蕃人入中原,再遷漢人實邊,如此數十年,情形或大不一樣。不過———,
「你還賣起關子來了?」邵樹德笑道:「講。」
「陛下,臣以為魏博百姓最好不要遷往邊地。」胡真說道:「他們野性難馴,很容易生亂,不如遷往山南東道。荊南趙匡凝,轄地甚廣,然經秦宗權塗炭,李侃死後又互相攻殺,人煙稀少,可多加安置。」
邵樹德倒揹著雙手,默默思考起來。
如今夏國疆域範圍內,能安置大量移民的,基本就幾塊地方了。
其一是安東府。
地廣人稀,黑土地又肥沃,全吃下魏博人口都沒問題。
其二是原山南東道。本來開發程度就低,又被秦宗權禍害過,江陵被圍攻之後,城內甚至只剩下了幾十戶人家。
其三是青唐地區。這也是一塊歷來被人忽視的地方,開發程度很低,但平原眾多,也不缺水,重點開發的話,百萬人都安置得下。
剩下的都是零零散散的小塊地方了,潛力不大。
至於在河南、關西分散安置魏博百姓,則不可行。或許可以吃下一小部分,但終究吃不下太多。更何況未來還有幽州、易定、成德、滄景四鎮,這都是人口密集區域。
也就是說,你想分散安置是很難的。他們巨大的體量,註定了會形成相當龐大的聚居區,除非你不打算移民了。
「明日政事堂先議一議,隨後朕召開延英問對。」邵樹德說道:「朝廷需要撥多少錢糧、牲畜、農具、種子出來,又要安排多少官員管理,派多少兵馬屯駐,都要有個章程。
他還有一句話沒說:趁著現在還能隨意盤剝百姓,還可以隨意「苦一苦百姓,抓緊把百年大計給辦了。待到天下太平之後,事情便沒這麼簡單了,移民成本也會暴增,甚至荒地都變成有主的,沒有土地給移民了。
「遵旨。」眾人應道。
「另者,在同、華、京兆府等地招募少地、無地百姓至安東府。」邵樹德說道「告訴他們,去了安東府,一丁授田一百五十畝,讓你們當府兵。日子須不比在關西差了,甚至更好。」
胡真、封渭一聽,心中瞭然。
橫山党項、關西的苦哈哈們當府兵,掌控武力,這是為了對沖魏博百姓移民安東所帶來的隱患了。
陛下果然是防了他們一手。
WAP..COM到進行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