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利經臣六十多歲了,其實幹不了幾年,也就渡一下罷了。
他離職後,理蕃院主事由李延齡來擔任。老李年紀更大,快七十了,這兩年在汴州只把著大方向,小
事都放手讓裴迪等人幹,提前進入半休養狀態。理蕃院這個職務,還是自己人用著放心,非老李莫屬。
而河南道巡撫使則由封渭接任。
洛陽宮城已經全部完工了,封渭出任一道巡撫也是應有之意。
內務府還有一個少監,一個主管民政、錢糧,一個主管武庫、訓練。前者打算交給朔方軍時代的老人趙植,後者其實無所謂,弄一個降將即可,邵樹德屬意慶州刺史張筠。
張筠、郭紹賓二人,以前掌著堅銳軍。堅銳軍在兗州、淄青戰場消耗完畢後,他二人調任地方刺史郭紹賓心情很不爽,終日借酒澆愁,有時候喝多了,還會對朝廷口出怨言。邵樹德聽聞後,一笑置之。
張筠的心態轉變得比較好。邵樹德觀察了幾年發現他在慶州還算勤懇,是真的在當刺史,而不是像郭紹賓那樣擺爛混日子。於是決定給他個機會,出任內務府少監,負責六宮侍衛親軍的定期訓練,並培養一批人才出來。
內務府終究還是要靠自己人。前期可以靠朝廷支援錢糧、人才,以後斷奶了,就得自己扛起了。反正邵樹德是不好意思讓朝廷出錢養著自己的私人部曲。
從今往後,侍衛親軍的調動也不需要走樞密院的流程。
這就相當於美國總統的海軍陸戰隊,無需國會準,總統即可下令調動。對皇帝而言,用起來是非常爽的,是他對抗朝堂勢力的底牌之一—邵樹德可能不需要,但他的繼承者們未必不需要。1
內務府的粗架構搭完後,還需要確定各個職䏍部門,這就需要慢慢完善了,也不急於一時。
談完內務府的事,邵樹德心情不錯,又看向和,道:「若非令尊已去柳城,明歲三月科考,朕就讓他來主持了。」
「陛下,家父寸功未立,恐不能擔此重任。」和
氏睜著大眼睛,目光堅定地說道。
得,祖孫三代一個脾氣。邵樹德本來也是隨口一說,種氏倒當真了。
他哈哈一笑,道:「朕知矣,知矣。從現在開始你就好好養胎,朕行事有分寸。」
種氏前幾日突然噁心犯吐,邵樹德急召太醫診斷。果然,在撒了那麼多種之後,種氏懷孕了。邵樹德大喜之下,厚賞太醫—太醫署的官員們現在分外希望天子在宮中造人,最好像漢中山靖王劉勝一樣,光兒子就一百二十多個,女兒無算,那樣他們收賞錢會收到手軟,洛陽宅邸隨便買。
「科舉之事,還是由禮部侍郎封冠卿來吧。」召樹德嘆息一聲。
月初洛陽來報,太師封彥卿幕。
邵樹德對此感到惋惜。老頭雖然是個官迷,但對他是忠誠的,也做了不少事。建國之前,更是有勸進之功,可惜了。
封冠卿是封彥卿的八弟,之前一直在尚書六音之間當個中級官僚,去年剛剛升任禮部侍郎。明年科舉由他來主持,也是邵樹德對封家之人的感念和補償。
封家,其實也是妻族了,還是挺老牌的那種,有殊遇是應該的,誰讓自己當年搶了那一對封氏姐妹呢。
***
邵樹德當天下午就找來了封冠卿,一起來的還有禮部尚書裴禹昌、中書侍郎陳誠、門下侍郎蕭蘧秘書監盧嗣業。
「建極五年進士科考,朕打算推一些新東西。邵樹德說道。
「陛下請明示。」禮部尚書裴禹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