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說笑他們與高麗弓氏勾連,實屬與虎謀皮,將來怎麼死都不知道——渤海曾經吞併了他們,大夏意欲吞併他們,難道高麗就不想吞併他們嗎?
“夏蟲不可語冰。”高說大笑三聲,道:“待明年,大夏天兵一至,你等人頭落地之時,不知會不會後悔?”
“你!”
“胡言亂語,妖言惑眾。”
“好毒的心腸!”
“夏主未必會勞師遠征。”
“不會遠征?”高說嗤笑道:“前唐高宗時,兩次遣兵東征,大破新羅。當是時也,遼東遺民早已內遷江淮,沿途一片荒蕪,這麼難都來了,而今營州、安東府經營有年,渤海西京、南京更不是荒郊野嶺,軍糧籌措並不困難,為何不來?”
“來了又如何?一定能贏嗎?”
“新羅連渤海都打不過,弓氏就很強嗎?”高說反問道。
“三國亂戰,弓氏也是死人堆裡滾出來的,所謂開國精兵也,如何不強?”
“大夏秦王邵承節,不到兩月時光,連下渤海瑕、河、桓三州,勇不可當。而今王師就在桓州,你要不要試試?”高說臉上帶著嘲諷之意,說道。
“年少恃勇,取死之道也。”
“不熟悉山川地理,隨便一條小道,伏兵就能敗他。”
“高麗有軍將渡河北上,我等見過,確為強兵。”
“那些兵強不強先不論,但我怎麼覺得,他們要殺了你等,奪佔平壤之地呢?”高說哈哈大笑,為這些人的天真、嘴硬而搖頭嘆息。
“彌勒王賞了不少財物,溫言撫慰,顯是仁君。”
“彌勒王可能要統一三國了,其勢更強,且許我等世襲官位。”
“我們幾家已在浿水築城十三座,遣兵戍守,彌勒王應不至於亂來。”
……
高說就像頭好鬥的公雞一樣,舌戰群雄,一點不落下風。期間把這些高句麗遺民土豪們列舉的各種事情批駁得體無完膚,且言辭辛辣,幾乎讓人惱羞成怒,要當場動手。
但高說夷然不懼,東罵一句,西罵一句,鬥志昂揚。於是氣氛愈發緊張,眼看著就要談崩了。
“夠了!都少說兩句!”眾人紛擾間,一年約四旬的中年人走了過來,手裡還提著一把滴血的長劍。
高說眼神一凝,心中有所猜測。
土豪們則有些驚訝,訥訥不知所言,顯然此人的威望是很高的。
“高將軍。”高說躬身一禮。
此人名叫高昭望,高德武后人。
高德武是高句麗亡國之君高藏第三子,武攸宜的外甥,曾經當過安東都督,高麗後國就是他偷偷建立的。
這樣的身世,自然讓高昭望很有威望,壓得住眼前這幫土豪。
“弓裔不像能成事的樣子。”高昭望用目光掃了一圈,說道:“我已將其使者、隨從十餘人盡數誅殺。”
此言一出,眾皆駭然,高說則面有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