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五章 分化

“把人送出去不就行了,想那麼多作甚?”邵樹德問道:“譬如這麼多降兵,朕有時候都想來一次大敗,讓他們消耗乾淨,但事情不是這麼做的。人多了固然是麻煩,但若能在消失前,創造一些價值,也是有好處的。”

“對外移民,怕是戰火連綿,財政上吃不消。”趙光逢又說道。

這是一個現實問題,邵樹德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只能說道:“若有利可圖,或能維持。”

“陛下,與他們說那麼多作甚?”李唐賓突然說話了,只聽他說道:“這幫毛錐子,就是不想看咱們武人立功,出將入相。嘴裡說得冠冕堂皇,私下裡滿肚子壞水。韓佐時拜相,發牢騷的不知凡幾,我看了都想笑。怎麼?見不得我們武人當宰相?”

韓建在一旁坐著,尷尬地差點摳腳趾。

李唐賓雖然在為他說話,但效果嘛……

陳誠眼皮子一抬,看了李唐賓一眼,沒搭理他。

這是個渾人,跟他吵沒意思,浪費口舌。

趙光逢也對李唐賓視而不見。

武人不入相,安史之亂後的老規矩了。你們已經有樞密院,為何還要來咱們的地盤搶食?

戰事越多,武人的地位越高。

相反,一旦進入太平盛世,武人的地位就會慢慢下降。

哪種符合自己的利益,趙光逢很清楚。

不過,聖人說的也有道理啊!

他暗暗嘆了口氣。老實說,他不相信湖北、湖南能養兩千萬人,那是不可能的。

現在才百萬眾,好好開發一番,養個三五百萬人,已經是他想象的極限。

所以,聖人並非杞人憂天。

一旦戶口暴增,人多地少,造反作亂者四起,子孫後代也會受到影響。

真以為所有大家族都可以熬到新朝鼎立啊?黃巢、秦宗權之亂中,不知道多少家族灰飛煙滅。倖存下來的,才等到了聖人定鼎,建立大夏。

聖人常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但趙光逢不認可,他沒這麼灑脫,很多人也不會這麼灑脫。如此看來,確實該認真考慮聖人的意見。

當然,現在他們在這考慮也沒用,因為如今完全不存在人地矛盾,該認真拜讀此書的是後人。

他有預感,聖人的這本書如果能廣為流傳,將在士林中掀起一股巨大的風暴。

有人會贊同,有人會反對,有人則將信將疑。

但這樣其實就夠了啊,因為士林被整個分化瓦解了,不再對發動戰爭持一邊倒的反對態度。

聖人曾經說安南可以養上千萬人,不管是真是假,從今往後,官員、士人都不太敢輕言放棄安南了。留著這麼一塊地安置移民不好嗎?為什麼放棄?

西域、遼東、雲南等地同理。

一旦當地起了叛亂,只要不是實在打不過,花錢就能解決的話,朝堂上透過出兵決議是大機率的事情,不太會選擇息事寧人。

鎮壓時大肆屠戮,軍士們開心,可以劫掠財物。

朝廷大員們也稍稍安心,有地方可以安置新移民了。

這個國家,變得更加好戰了,如同前唐一般……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