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一章 法家拂士

不服他的人,直接幹倒,強如中書侍郎陳誠,不也“致仕”了麼?

如果不便直接做什麼,他才會與人妥協,但最終仍會想辦法達到目的。

這個天下,有人覺得沸騰不休,但他卻覺得活力無限。

老百姓四處亂跑,真的很可怕嗎?認真來講,真正有決心、有毅力、有條件出門闖蕩,所謂“四處亂跑”的,其實是少數吧?

唐代只有六上關、十三中關、七下關總計26個關卡需要“過所”,不經過關卡,你隨便跑,沒人會查你,人家怎麼不擔心?

老百姓又不是傻子,非要冒著掉腦袋的風險造反?退一萬步講,即便真出了個把想造反的人,又掀得起什麼浪花呢?歷朝歷代造反之人,多如牛毛,即便是太平盛世,都有人造反,大部分旋起旋滅,沒有任何聲息。

經歷了武夫時代的人,還怕這個?你們那會可是三天兩頭有人造反啊,而且是很容易成功的那種,比鄉間田舍夫造反難對付多了。

今上要建立的國家,看似不穩定,看似各種事情,但搞不好出乎所有人預料,堅持的時間是歷朝歷代中最長的。最後滅亡,說不定還不是因為農民起義。

如果真這樣,那可就有意思了。

聖人,為後世帝王探索出了一條道路。這條路或許不完善,畢竟初創,但後人會吸取前代教訓,加以改良,最終臻於完美。

即便來一個保守的帝王,他也無法將存在了幾百年的東西完全改回去了,至多改一部分,因為他無法逆著天下人行事。

韓昭胤很快離開了,呂琦、耶律全忠二人便在租住的宅院內刻苦用功,溫習功課。

耶律全忠偶爾會出去個幾天,主要是去藍田縣。

去年四月,藍田令升調,縣丞耶律滑哥遞補縣令之職。而藍田縣又與司農寺關係密切,經常承接他們培育出的新品種,廣泛種植,縣衙內也有司農寺的官吏常駐,他去那邊轉,也是打著獲取一手資訊的主意。

臘八節那天,二人一起到金光門外,見到了班師回朝的太子,以及緊隨其後的兩萬餘禁軍將士。

隊伍很長,除禁軍馬步兵士外,還有百餘名俘虜以及數百車戰利品。

呂琦、耶律全忠二人擠在驛道旁的人叢中,默默看著。

“禁軍兒郎還是這麼能打,可惜沒幾個長安兒郎。”有人嘆息道,聽口音好像就是長安人。

“有長安人還能打勝仗麼?白志貞之事忘了?”

“你怎麼說話呢?看不起長安人?那你怎麼滾來長安了?”

“我懶得和你廢話。禁軍缺額,要麼抽調地方兵馬中的驍勇健銳者補充,要麼是苦寒之地的蕃胡勇士,至不濟,也得是五大院經年訓練的新卒。對了,陝州院的新兵最濫,禁軍大將都罵。”

“這位郎君說得沒錯。老朽雖然是長安人,也見不得那幫遊手好閒的市井少年。縱然周邊各縣的,也不太行。一個個心思活絡,連地都不想種,要麼種果蔬,要麼栽花卉,甚至進城給人當僕役。這些人一上陣,遇到萬箭齊發的場面,褲襠都得尿溼。”

“杖翁明事理,小生佩服。”

“你倆一唱一和的,好似野爹和假子。”

“信不信我一拳打死你?”

呂琦、耶律全忠聽得有趣,忍不住發笑。

“別吵了,聖人在金光樓。”突然有人說道。

呂琦、耶律全忠忍不住抬起頭,向金光門城樓望去,果然見到了一個身穿龍袍之人。

“吾皇萬歲萬萬歲!”驛道旁的百姓們紛紛拜倒在地。

“吾皇萬歲萬萬歲!”禁軍將士亦“嘩啦啦”跪倒一片。

“吾皇萬歲……”歡呼聲一直延伸到了驛道的盡頭。

耶律全忠忍不住看了眼呂琦。

呂琦感受到了目光,苦笑了下,道:“這天下,鐵桶一般。”

耶律全忠聽懂了話外音:聖人無論怎麼折騰,都沒人能制約。

他忍不住悄悄抬頭,看向金光樓。

太子巡視河北、遼東二道,順手打擊了室韋以及——契丹,大勝而歸。這種級別的戰爭,按理來說聖人可以不露面,但他就是露面了。

應該不是沒有原因的。

聖人這是在向滿朝文武、中外官員宣示他的權威啊。而他,似乎也達到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