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

伊麗河谷則佔了一定篇幅。

李守信提到,趙王邵嗣武在弓月城熱情地招待了他。

伊麗八縣,已有“百姓”約4800戶、22100餘口,多為趙國上層官員家眷、手藝人以及近些年移民過去的中原百姓。

“百姓”之外,有府兵約15000戶、46500餘口。

從資料可以看出,除少數老兵把身在中原的家人陸陸續續遷過去之外,絕大部分少年郎都在當地娶妻成家了——鬼知道新婦哪裡來的——部分家庭還有了下一代。

這總共六萬多人,差不多就是邵大郎在當地的基本盤了。考慮到最近兩年又陸陸續續跑過去四五千禁軍家庭子弟,重新編組為天武軍左廂,這些人同樣是其基本盤。

“百姓”、“軍戶”之外,還有“部曲”——甚至於,當地更赤裸裸,直接稱為“奴隸”,一點不遮掩。

“奴隸”的數量十分龐大,共有22500餘戶、10萬4000餘口,被盡數分配給府兵,平均一丁不到兩戶奴隸,比起中原條件是要差不少的。

這個人口結構,讓邵樹德看著十分憂心。

好在大郎也不怎麼掠奪人口了,現在集中全力穩固消化,腦子還是很清醒的。

據李守信所言,伊麗八縣去了一部分經學生,教化百姓,十分勤謹——經學生早些年是可以直接當官的,現在則難了太多太多,沒辦法之下,一些人在朝廷半引誘、半強迫之下,西遷伊麗,定居了下來。

李守信對邵大郎讚不絕口,說他修築城池、興修水利、禮賢下士、唯才是舉,伊麗河谷有大氣象焉。相對之下,他將熱海、碎葉兩地的突厥人、回鶻人貶得一文不值,認為他們內部矛盾重重,愚昧落後,如果不是大夏撐著,很可能不敵波斯。

邵樹德對大兒子能在那邊站穩腳跟十分欣慰。

說會話,伊麗河谷看似條件最好,其實比七聖州還危險。當地能有如此局面,大郎一定費盡了心血。

有些方面,他和自己還是很像的。

沒說的,自己在位一天,支援就不可能斷,還會逐步加強。

伊麗、熱海、碎葉之外,李守信重點講了烏古斯諸部。

他認為,這個部落聯盟十分鬆散,對外也缺乏統一的態度。而且,他們貪婪無比,聽聞使團西行,獅子大開口,索要大量財物,不給就不讓使團借道。

公駝王趁機煽風點火,請求大夏出兵,討伐烏古斯諸部。

李守信識破了這老貨極其拙劣的“計謀”,從伊麗、碎葉、熱海三地借了一批財物,送給烏古斯諸部,這才得以通行。

貪婪嗎?貪婪。

愚昧嗎?愚昧。

但這就是蕃人。

尤其是西域的蕃人,更是如此。他們沒太多見識,或許在烏古斯人看來,大夏的實力應該與波斯差不多,戰場上打贏,也是因為士兵夠精銳,將領經驗豐富——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他們也不算錯,因為大夏只能調動有限的資源投入西域。

烏古斯諸部,至今還沒派人來中原朝見。他們究竟打的什麼主意,顯而易見了。

暫時先不忙著收拾他們,夯實穩固大夏在西域的根基,才是正事。

伊州、西州、庭州、焉耆府,外加龜茲、姑墨、疏勒、于闐、雙河五鎮,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人口、糧食、兵員日漸充足……

這個國家,每過一天,實力都在漸漸增強,無論帝國的哪個角落。

集中批閱完一堆奏疏後,聖駕繼續東行。

六月下旬,邵樹德經陝州、虢州,入河南府,抵達了闊別已久的洛陽。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