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九章 杜光乂

杜光乂也嘗過,確實美味。不光昆布美味,煮在裡面的肉也很好吃,突出一個「鮮」字。

昆布旁邊還晾曬有他物,曰「紫菜」。

《本草經集註》雲:「今青苔

紫菜皆似綸,昆布亦似組,恐即是也。」

綸其實就是大的意思。

古時的昆布,其實包含內容更多。但大夏將其區分開了,聖人給綸布賜名「鵝掌菜」,又有紫菜、鹿角菜等,皆令其進貢至京。

眼前這些木頭架子上晾曬的,大部分是鵝掌菜。

十月了,地裡沒什麼活需要忙。但府兵的部曲們卻沒法歇下來,他們紛紛跑到海邊,打撈、拾取鵝掌菜,拖曳上岸之後,簡單清洗,再掛起來晾曬乾。

這是他們自己的收入,府兵不會管,甚至官府也不課稅,因此積極性非常高。

方才離港的船隻之中,就有不少裝運了鵝掌菜、紫菜、鹿角菜以及另外一種由1聖人賜名的「裙帶菜」。

淮海道轉運使宋瑤頗為感慨,多少年了,第一次從安東府見到「回頭錢」。

唯一讓人感到遺憾的,大概就是鵝掌

採數量很少。打撈、清理、晾曬、運輸也是個體力活,並不容易幹。

杜光乂曾經冒出過個念頭:粟麥可以種,海帶能不能「種」?

似乎很難,因為這東西生長於海中岩石之上,你種在什麼東西上面?何物在海中一年不爛?

今年渤海國南海府也進貢了不少昆布。

但他們的昆布(海帶與中原的昆布(鵝掌菜比起來,似乎又大不一樣。

陶弘景《本草經集註》雲:最快.更.新.在「今惟出高麗,繩把索之,如卷麻,作黃黑色,柔韌可食。」

這種昆布,渤海有,中原沒有,聖人似乎更愛之。

聖人怎麼這麼愛海中之物?杜光乂無奈地搖了搖頭,想要取悅聖上可不容易啊。

「舉槍!衝!」遠處傳來一聲斷喝,緊接著是如雷的馬蹄聲。

三百府兵騎著戰馬,斜舉馬槊,沿著海邊平地來了一次迅疾的衝鋒。

「殺!」戰馬所過之處,木人、草人東倒1西歪,傷口縱橫交錯。

一輪衝完之後,騎兵在遠處收攏,緊接著又衝一次。

「昔年廳子都衝兗兵,出沒二十餘合,終破賊人。你等平日裡好吃好喝,須不比廳子都差了,再衝!」一名校尉高舉馬槊大吼道。

「殺!」奔雷聲響起,平地上煙塵陣陣,殺聲如潮。

杜光乂看得如痴如醉。

誰說毛錐子不喜歡兵事的?那只是對於出身貧家的讀書人來說罷了。

杜光乂出身京兆杜氏,自然花費得起重金聘請武師教導武藝,這是家境普通的讀書人難以承受的開銷。

他這麼多年一直從事文職,武藝早就荒廢了,但看到軍士們熱火朝天訓練的場面,依然感到很興奮。

安東府是他奮鬥數年的地方,這裡每一點、每一滴的進步,他都看在眼裡,甚至親身參與。有這些強悍的府兵在,睡覺都安穩。

杜光乂離開旅順後,一路向北,再向西,於十月二十日抵達了營口縣。

他謝絕了營口令李謨的陪同,讓他自去督促倉城擴建,自己隨意看看。

李謨與折衝府都尉商量之後,派了一位名叫康福的隊正,帶五十名正在訓練的府兵隨行,護衛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