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

李德休則是河北趙州人。

一番操作,逐步去除了立國初年因為統戰需要錄用的前唐***的影響,替之以自己人。

同時讓太子一

系的官員首次進入六部,最後還統戰了河東、河北。

政治,就是這般縫縫補補,兼分蛋糕,其實很枯燥無味,但又不得不重視。

「有了太子,國家就穩了。」杜氏說道:「妾做夢都沒想到,艱難以後的亂局,竟然就這麼一步步收拾了。」

「還不都是朕的功勞?」在大臣面前,邵樹德經常自謙,十分穩重,但在美人面前,他從不謙虛,表現的慾望十分之強。

杜氏輕笑,蕭氏、韋氏亦笑。

杜家目前在朝中的勢力還湊合,蕭氏則如日中天,韋氏卻顯得有些後繼乏人,只有一個韋巽在河北擔任刺史。

曾經紅極一時的封氏、裝氏也漸漸有些青黃不接。

不是聖人不提拔,實在是沒有合適的人選。不過這些家族底蘊還在,透過科考、從軍的路子,或許還

有東山再起之機。

文官系統安排好了,還有武將系統。

按制,禁軍調動需南衙樞密院六位樞密使、樞密副使一起會籤方能生效。因為趙匡凝、錢鏐二人是遙領,因此實際只有四個人,即朱叔宗、李唐賓、王卞、胡真。

邵樹德想了想,將趙匡凝調入北衙,遙領北衙上樞密院樞密副使,原擔任此職的折嗣倫出任北衙下樞密院樞密使,填補契苾璋去世後空缺已久的職位。

前寧遠軍節度使邵得勝出任南衙上樞密院樞密副使。

如此一來,就是五個人了。

其中,朱叔宗是太子岳父。

李唐賓這人其實有點跋扈,除了蟄伏在邵樹德腳下外,他看不大上別人,包括太子。將來有沒有好下場,還很難說呢,但邵樹德傾向於未來讓他致仕,這也是對他的一種保護。

另外,對於國公這種級別的勳貴而言,其實已經不太適合深度參與朝政了,最好的選擇還是留在軍隊裡。

樞密院的各種職務,說穿了就是文職化的軍職罷了。

前唐之時,大將、勳貴很少擔任此職,基本都是文官或中官出任。初時職級也不高,這些人的資歷、功勞也不行,突出一個「以小制大」,即以資歷淺的樞密使制衡資歷深的功勳大將。

至於樞密院全部被宦官把持後,則是另外一回事了。

李唐賓這類人卸任全部職務才是正道。

朱叔宗、李唐賓之外,王卞是老人了,忠心耿耿。

胡真看著也比較忠心而且他年紀大了,只求太平,不會摻和各種狗屁倒灶的破事,平日裡也不怎麼結交外人。

邵得勝不用說,邵樹德一直很信任。

如此一番調整,有心人都能看出背後深意。

是的,這番調整,主要防的是太子,不是別人。

天家的父子親情,就是這麼——奇特。

又要讓太子慢慢培植黨羽,擴大勢力,以備將來順利接班,但同時也嚴防死守。

不得不說,有點矛盾,但這就是權力動物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