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55 那個曾支配過我們恐懼的華夏本科生又要來?

顯然前者的數量是極其稀少的,人類數千年文明史,能被一直記得的理論先驅者,不過寥寥數百人。且絕大多數還只在特定學術圈內留名。

比如曾經英國著名的科學家道爾頓,大概除了物化生專業的學子們,很少人還會記得他就是學界公認的科學原子論之父。

而此時之所以讓約翰·威爾遜如此痴迷的泡在他的辦公室裡,就是因為他發現一個極有可能被後世所牢記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湍流演算法的成功已經讓寧為在計算機演算法界擁有了一席之地,但在約翰·威爾遜看來,湍流演算法跟這篇論文相比並不算什麼,哪怕這一演算法已經被證明了能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而這篇論文什麼時候能帶來經濟效益還未可知。

原因很簡單,在約翰·威爾遜看來評價世界科學界理論學家一生研究成果的對科學貢獻度其實也是有標準的,這一標準跟即時的經濟效益無關,那是搞應用的傢伙們才會關心的事情!

對於理論學家而言,其貢獻評判標準永遠應該排在最第一位的就是奠基性貢獻,也就是寧為所說的開宗立派。

因為開創性的理論一旦被業界接受,就會有成百上千的科學家在這一理論基礎上去做推進工作,而這所有成果都是在奠基人提出的理論基礎上的。

從寧為的論文中,他看到了一個計算機理論學界細化分支奠基的潛質,甚至如果有一天這些理論性的成果開始在現實中真正開始應用,寧為也將成為這個世紀最重要的計算機理論學家,最多在後面加個之一。

更可怕的是,寧為今年才22歲,遠遠沒有到一位受人尊敬的計算機理論學家出成果的巔峰時期,換而言之,他還有足夠的時間在無數對該領域感興趣的科學家幫助下,去豐滿構全他的理論。

讓所有研究大資料的理論學家,都能對大資料有一個全新的更為直觀的認識。

對於同樣研究計算機理論的約翰·威爾遜而言,寧為這篇論文帶給他的震撼可想而知。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篇207也的論文,其中有192頁都是在純數領域的論述跟講解,只有8頁是對計算機應用層面的各項標準化建議,還有7頁是利用超算給出的驗證報告。

換而言之,把最後15頁剔除掉,這就是一篇應該拿去投四大數學頂刊的純數論文。但想到寧為現在跟數學界一幫人的關係,約翰·威爾遜便下意識的會心一笑。

畢竟在他看來,這篇論文如果投到《自然》上那絕對是暴殄天物。

這些日子,他已經將寧為的論文發給了好幾位至交好友,其中不乏純數領域的大佬,也跟這篇論文的其他審稿人做過極為深入的交流,大家的想法也大都是趨同的。

這足以讓他興奮到震顫。

這篇論文唯一讓他不滿的大概就是上面屬了單位,燕北國際數學研究中心……

他很後悔為什麼沒有在SODA大會上跟寧為進行一次深談,他當時應該更重視這個年輕人,把他邀請到哈佛來學習……不,應該是聘他來做教授,天啊,上帝才知道他曾經錯過了怎樣的一次機會!

當然,現在似乎也不晚。

“砰砰砰……”

房間外傳來敲門聲,約翰·威爾遜應道:“進來吧。”

下一刻,辦公室的門被開啟,露西·羅恩邁著輕快的腳步走進了約翰·威爾遜的辦公室。

“威爾遜教授,又有什麼大事發生了嗎?一定要我從佈雷頓森林趕回來,要知道這可是我今年計劃中最重要的一次度假。”

做為哈佛大學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天才女博士,在自己的導師面前,從來都能表現得很放鬆。

然而今天她沒從導師臉上看到往日慈愛的笑容,這讓她下意識的吐了吐舌頭,表現得老實了許多。

“露西,放棄你可笑的度假計劃吧,不要在浪費你的天賦了。你知道在你度假的時候,那個寧為做了些什麼嗎?”約翰·威爾遜嚴肅的問道。

“寧為?”露西·羅恩詫異的問了句,腦海中開始浮現這個惡劣的華夏男人形象。

如果一定要把她所有認識的男人,按照最不紳士來排個序,寧為絕對要排第一位!她甚至懷疑這個華夏男人眼裡根本沒有女人這種生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