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公司是個什麼反應,寧為不太清楚,當然他也沒有可以打聽過,反正人家沒找到他頭上,他也自然也不可能舔著臉去問。不過想來谷歌的科學家們此時壓力應該是挺大的。
當初就因為谷歌一位科學家談到元宇宙的時候,提到了可能需要用到他論文中提到的理論來構建元宇宙基礎直接導致公司股價大跌,現在又因為基於他所開發的智慧程式,導致了火遍世界的安卓系統變得極為尷尬,再次導致股價大跌……這說明他跟谷歌之間還是挺有緣分的,可惜是——孽緣。
好在這段時間寧為並沒有想著去惹出什麼大新聞來,安安靜靜的研究著他的學問,外界的紛紛擾擾都跟他無關。
其實也不能說完全無關,他還是幫著寢室裡幾個兄弟跟他們的女朋友打了個電話,結果是送了他們現在人手一部mate60。
事情到不是什麼大事,但是足夠他又在寢室群裡收穫好幾聲誠心誠意的“爸爸”。
就這樣迎來了六月,華夏高考的日子。
江晨露提前半個月回了老家參加高考,其實不止一個人提議就讓江晨露在京城考試算了,問題不大,但寧為跟江同學商量之後還是覺得妹妹回家好比較好,一方面沒必要為這種事情欠人情,二來江晨霜還是怕這事可能影響到寧為的未來,雖然這種可能性並不大。
總結起來大概就說一句話,太過樸實的人生,讓江同學還沒習慣享受一些明規則之外的便利,即便這在許多人看來早已是見怪不怪甚至可以理解的事情。
事實上單純只為了把寧為儘可能心甘情願的留在燕北大學,很多事情學校都已經做在了前面,比如說江晨露未來已經確定了肯定會被錄取,如果江晨霜想要保研基本上只要開了口,導師基本上可以隨便挑。三十年合同的確已經簽了,為什麼條件那麼寬鬆?因為大家心裡其實都很有數的。
以寧為目前表現出的水準,雙方真鬧掰了,寧為鐵了心要走,燕北大學還真沒辦法拿合同強行把人留下。燕北大學很強勢,但也得分人。現在的情況是不止是學術圈盯著寧為,做技術的一幫院士們同樣盯著寧為,就等著兩邊鬧掰了,想辦法把人給招去,不但能做研究,還能給單位帶研究生、博士生。
華夏遍佈全國的許多研究所,包括一些央企、國企旗下的研究所也是設有碩士點,博士點的。這麼說吧,如果寧為光是研究理論,可能價值還沒這麼高,但是能他還能程式設計,能研究出強人工智慧跟晶片,這基本上可以等同於生產力了,能帶來的不止是學問,更有利益。
雖然知道江晨露來年肯定能來燕北大學,但臨考試時,江晨霜還是給江晨露打了個電話,囑咐她考場上好好發揮,總不好成績太差了,讓寧為臉上無光。
寧為到是不在乎面子什麼的,而且他也沒時間關注江晨露高考的事情,到不是為了研究物理,完全抽不出時間而是手上一攤事終究不可能完全靠別人完成,比如寧班招生的安排已經大致確定好了。
6月2023日為網上公開報名申請的時間,各地招生老師推薦的那些有天賦的孩子可以省去這一步,直接公示。
7月3日,在燕北大學數學院官網公佈初審結果。
7月7日7月10日,進行第一輪筆試跟面試,篩選一部分。
但這還沒完,因為到了9月10號,還有第二輪的筆試,達標之後在進行二面才能成為正式的寧班學生。第一批達標,但在第二輪考核中被篩選下來的學生則直接分流進數學院。
因為寧班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所以寧為自然要承擔起主考官的責任來,考題是由露西·羅恩負責的,還有幾位瞭解高中數學內容,擔任過高考數學命題老師的教授們輔佐,但這些卷子他還是得過一遍,作為主考官他得對這些考核題目的難度心裡大概有點數。
不過這一點其實對寧為來說還的確有些難了,露西·羅恩交給他的三份卷子,他自己做起來都覺得——太簡單了,這裡的簡單到不是看一眼就能得到答案,主要是看一眼就知道解題思路……
但顯然他的判斷應該是不太準的,這是當他看到第三份卷子的時候才有的明悟。
於是江同學成了第一個非未來寧班老師卻接觸到寧班考核試卷的學生。
雖然江同學不是數院的,但畢竟是在北大學了高數B跟線性代數的,然後江同學用實際讓寧為明白了這三份卷子的難度還是極大的,因為江同學三份卷子都沒能及格,得分最高的一號卷只有47分,而且兩人覆盤的時候,江同學還坦誠的告訴寧為,能拿如此高分還因為有三道選擇題其實她並不會做,但是憑感覺蒙對了……
這真不是說江同學數學成績不過關。事實上今年數學高考試卷在網路上公開後,江同學專門列印出來做了一遍,然後由寧為批改最後得了140分——錯了兩道填空題。
當然這不代表江同學真的參加高考也能得這麼多分,畢竟寧為改的可不太仔細,那些大題只要思路跟最終答案正確,寧為都是直接打個對號然後把分值給滿,閱卷老師則多少會關注一下答題過程有沒有疏漏的地方。
所以這個難度,怎麼說呢,應該是夠了吧?
不過寧為仔細考慮了一番,又將卷子發給了魯東義,兩人電話裡商量了半小時後,最終決定第一輪考核還是用第二套卷子,到第二輪考核用第三套卷子,不過大題改了兩道,簡單來說減少了卷子的計算量,但是增加了抽象思維的難度。
難度是必須要有的,不然選拔不出那種對數學真有自己理解的優秀學生。這邊確定了考題,那邊江晨露的估分也出來了。只能說在京城呆的這一年沒有白呆,按照江晨露估分大概在640660之間,比之前的模擬考成績還是有所提升。但寧為打了幾個電話給學院裡有過命題經驗的老教授,得到的回答大都是今年高考整體難度跟去年大體持平。
所以這個分數上一所雙一流大學問題不大,只是距離燕北大學的分數線還是稍微差了一點點。不過定向招生的分數線是絕對夠了。當然也算不上違規,畢竟有國家貧困扶持計劃保底,當年江晨霜就是走得這條路子,才能進燕北大學。只是怎麼說呢,來了之後的壓力還是會很大的,關鍵是專業的選擇。
“晨露讓為問你她能不能讀數院?”拿到估分之後,江晨霜開始徵求寧為的意見。
“還是算了,晨露數學方面的天賦還是差了一點,來燕北大學讀數院壓力會很大。我的建議是如果晨露針對理工科感興趣的話,可以學生物、環境或者計算機,如果其他專業有興趣的話還能選經濟或者法學,這些專業稍微簡單一些。”寧為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雖然說生化環材都是絕大多數人眼中的天坑專業,事實上生物、環境這類專業也的確很苦逼,總會有做不完的實驗,尤其是生物,許多實驗還特別的磨人,經常需要泡在實驗室裡,更煩人的是很多時候細胞成熟時間不會是固定的,可能經常會要大半夜的跑到實驗室繼續實驗做資料,但待遇往往還不是很高。
因為很多試驗其實就是磨人,本身操作難度並不高,別說研究生了,只要是本科生在實驗室裡認真學習一段時間都能熟練掌握許多裝置跟儀器的使用,更多的時候乾的還真就是苦力活,比如做環境試驗天天洗瓶子,以及排隊使用一些大型的實驗裝置。
但這也得看人,有寧為在自然不會讓自己的小姨子乾的太累。
比如做試驗裝置排隊,甚至24小時排隊,無非就是給學校捐兩臺裝置的事情。自己捐兩套裝置,其中一套給自家小姨子一個優先使用權肯定不會讓實驗室為難。
大概僅此一樣就能讓自家小姨子在實驗室裡地位變得比較特殊,日常還能輕鬆許多,畢竟哪個導師不希望自己的團隊在學校能有隨時使用裝置無需提前預約的實驗室呢?八竿子沾不著邊的兩個行業其實也有共通的地方,比如這年頭帶資進組的人終歸是能能有些優待且更受歡迎的……
“我跟她談過,我也覺得數學肯定不適合他,都是你,每次跟她講題都說這簡單,那簡單的,讓晨露都快認不清自己了。我也是建議她學計算機的,以後也好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