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寧為如果願意的話,田言真恨不得直接塞給寧為十個名額。沒辦法,寧為直接創立了一套全新的理論,現在全世界對這套理論比較熟悉的大概不超過兩個巴掌,即便大部分集中在華夏,也是不夠用的,這個方向的人才很缺,自然是越多越好。
不止是寧為,包括魯東義今年也被田言真要求來年起碼得帶三個研究生,主攻人工智慧數理基礎方向。
當然這塊只是提前商量好,兩人正式招收碩博生也是明年的事情,不過這個夏令營,寧為跟魯東義到是已經可以開始在夏令營中選拔自己認為還不錯的苗子,不過這個時候也就是建立一個大概的意向,重點還是在寧班這邊。
夏令營過程中有個小插曲,餘興偉從江城帶著畢業證書回來了。
這一趟在江大留了大概半年時間,到不是陸昌斌故意卡著餘興偉的畢業論文,主要還是餘興偉沒寧為的優待,得跟其他博士生一起參加答辯然後正式畢業。
不過寧為也知道其中還有些更深入的內容,沒錯,餘興偉終究還是纏著陸導幫他做了個媒,跟江大生物學院一位教授的女兒談上戀愛了,就是之前陸昌斌本打算介紹給寧為那個女孩子,現在已經在江大藥學專業讀研,做微生物與生化藥學方面的研究。
如果畢業後找專業對口的工作,大概就是到藥企的研究所做研究員一類的工作,想不那麼辛苦或者更安穩些,也可以選擇在本校讀到博士然後留校做老師,兩個選擇問題都不大,主要還是穩定。寧為在朋友圈看到過餘興偉秀出的照片,起碼在照片上看起來女孩很清秀、文靜的樣子,起碼配餘興偉足夠了。
對此寧為的評價是憨人有憨福,不過餘興偉很清楚,這樁姻緣能順利他還真得感謝寧為。即便是在學術界也有很統一的認知,跟對了導師或者說跟對了老闆很重要。
餘興偉的小老闆是華夏科技大學教授,大老闆是陸昌斌院士,還很受現在華夏最知名的數學家、電腦科學家跟燕北大學最年輕教授以及大富豪寧為的重視,確定了未來要到京城跟著寧為一起發展。先不說科研能力,光這人脈便已經差不多能在華夏學術圈封頂了。這麼說吧,有這樣的人脈關係,只要餘興偉自己不作死,後半輩子肯定混得不會太差……
而且餘興偉江大期間的言行其實也表現得挺老實,即便是偶爾表現的凡爾賽了些,讓軟體實驗室的師兄弟們各種羨慕嫉妒恨,但真要說很差的評價自然是沒有的,所以起碼女方的家長是挺喜歡這個小夥子的。
在加上這女孩雖然是家裡獨女,但父母都是學校老師,從小到大家教也頗為嚴格或者說被保護得很好,且主要生活軌跡一直都在校園裡打轉,本來就很單純,之前又沒談過戀愛,自然三下五除二的就被餘興偉哄得服服帖帖了。
寧為也關心過幾句餘興偉的感情生活。
怎麼說呢,感覺人家那戀愛談的其實比他要正常一些,當然這個正常其實也就是更貼近生活。比如兩人第一次見面是老陸帶著他請人家一家人吃飯,然後就認識了,交換了微信。
他修改博士論文期間,沒事就邀請人家出來吃頓飯,看場電影,或者在江大校園裡散散步,去去遊樂場,慢慢熟絡之後乾脆的表白,然後開始牽牽手,說說情話……
怎麼說呢?標準的充斥這酸臭味的戀愛模板,讓寧為覺得餘興偉變俗了,看起來也更不順眼了。
但沒辦法,想把餘興偉趕去負責實驗室,陳總又自作主張把實驗室搬了地方,一切都還在重新建設,加上手頭上事情正好還挺多的,所以寧為乾脆跟田言真打了個招呼,把餘興偉的關係跟檔案先轉到了燕北大學,又讓餘興偉直接在研究中心開始接受講師專業培訓,然後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寧班啟蒙老師,主要負責一年級的智慧數理啟蒙課程,大概就是講解關於人工智慧理論裡最簡單的那部分。
這個講師用餘興偉還是非常得體的,畢竟餘興偉最早跟著寧為,從寧為最初在研究中心開課時,就已經系統學習過這方面的理論,尤其這兩年來他一直跟著寧為,有問題隨時都能接受寧為的指導,加上本身底子也不錯,基本功紮實,博士論文也是關於這方面的內容,自然是啟蒙的不二人選。
唯一的問題大概就是沒有上課教授的經驗,正好暑假這段時間在研究中心由經驗豐富的教學崗老師來給他強化一下。
其實即便餘興偉不來燕北大學,江大其實也是很願意把餘興偉留在數院的,有餘興偉跟寧為的關係,加上這麼多年朝夕相處,江大的弘毅學院說不得也能開始專門開個人工智慧方向的學習班,緊跟社會發展的潮流,不過餘興偉一直被寧為帶在身邊,都有了定向培養的味道,自然只能作罷。
確定了餘興偉的位置,寧班的網路報名也結束了。
之前招生辦那邊推薦了73個學生,網路上則收到了173份報名表,這已經足以說明寧為拍的那些招生影片效果不錯了。
別看寧班總計能錄取40人,但報名的只有246位考生,這個比例跟一些公務員崗位報名比例完全不能比,但公務員畢竟是人人能考,而寧班報名是有一個最低標準的。
比如參與網路報名對高考成績的要求最低也是全省理科排名前二十,又或者在官方舉辦的數學或計算機程式設計類大賽起碼獲得過一等獎。
僅第一條最基本的要求,就已經淘汰了華夏大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中學子。更重要的是,這還等於在燕北大學的理科學生中間進行二次篩選,因為已經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顯然也沒法再報考寧班。
影響肯定是有的,還挺大,比如今年對面姚班跟智班的生源質量跟往年比起來明顯下降得有些嚴重了……
對此姚老心情肯定是不太美好。
畢竟生源質量下降也就意味著對教學難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樣的教材同樣的老師授課,可能之前一節課,就能有一大半的學生理解了,但現在可能只有一小半甚至只有前十名的孩子能理解。研究能力也是同理,可能以前大二、大三的時候班上就有孩子能發表質量頗高的論文了,這期則很難有這樣的天才出現……
這也就是姚老同時被特聘到研究中心做人工智慧數學研究院的院長,同時還希望這兩年姚班跟智班畢業的孩子能到未來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繼續做理論研究,不然估計兩邊又要打口水仗了。
當然這些差異最終也表現在了兩所學校平均錄取分數線上,華夏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今年燕北大學理工科平均錄取分數線在三十一個省份都超過了對面那所學校,而且超過的幅度還不小。有好事者專門統計了一下,平均下來燕北大學理工科平均錄取分數線竟然比對面那所學校高了11.6分。
據說對面學校好幾位校領導直接發了脾氣,當然這些只是據說,只是小道訊息。寧為每天在院子裡幹自己的活,也沒到對面去過,自然不能確定是不是真發過脾氣,不過小道訊息是飯桌上從田導嘴裡傳出來的,可信度自然還是有的。
不過發脾氣便發脾氣吧,他也沒什麼辦法。當然在這方面他是有卓越貢獻的,不止是幫學校招生辦錄製那些影片,更重要的是燕北大學招生辦的老師們都已經把他曾經說過的話當成了名言……
“啥?什麼年代了,你們還去那所學校?你知道當初華清研招辦的老師打電話給寧教授想挖人的時候,寧教授回答是什麼嗎?對面那所學校不太正經啊,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