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47 超高效率

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許多國外高校跟重點實驗室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他們對寧為這個人大體上的判斷其實沒錯。不過在寧為看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給三月建設那麼多超算中心跟機房是要花錢的,目前來說為這些外國友人提供算力服務卻是免費的。眾所周知天下沒有白給的午餐,引申出來的觀點則是,免費又好用的東西,往往是最貴的。

不過寧為也沒覺得一定要推廣三月智慧平臺,其實華夏內部各個高校跟華科院旗下實驗室每年能提供的各項實驗資料已經非常多了,怎麼說呢,三月資料庫每天獲取的資料之多讓寧為都感覺很吃驚。這個時候人多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天知道研究生、博士生每天都泡在實驗室裡輸出各種資料。

這甚至讓寧為開始相信流行在學術圈的一個段子。

話說國外有一種合成塗層材料,賣給華夏很貴,所以華夏決定自行研發,具體任務被分派到數個有條件的實驗室。當國外的公司知道華夏準備這麼做的時候還很高傲的嘲諷,十年之內華夏人不可能製造出類似的塗層材料。

然而最終結果是不到半年,國內就開發出了類似的材料。某位相關實驗室人員在接受採訪時,很淡定的給出瞭解釋。

沒錯,這種合成塗層材料構成成分很複雜,不過就那麼多種元素構成,大家就用排列組合的方法,以0.5%為檔位配比在實驗室進行合成配比,所有參與專案的實驗室相互配合,在五個月裡大家加班加點進行了三萬八千多次試驗,然後成功找到了同等效能的配方,並以此打破了國外壟斷。

這大概就是大力出奇跡,簡簡單單的人工暴力破解,當然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目前華夏材料學生物學這種專業的生存環境,做試驗做到頭禿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當然現在有了三月智慧系統,讓接入的會員單位能大大減少這種重複性試驗,既能減少材料的損耗,也能讓節省無數科研人員的時間。

不過對於寧為來說,這些事情其實都是浮雲。

專門跟陳歟文說接受採訪時不要提到他,已經說明了現在寧為的心態,他是真不想在搞事了。人大概只有在不出名的時候才會對於成為名人有種種幻想。現在寧為只覺得能過平靜的生活就挺好。天天被人唸叨著不管心態再平和,也會覺得很累。

但最近寧為很開心。

因為CERN幾乎是以光速審批透過了他租用那些高能物理裝置進行試驗的要求。唯一的問題是要接入三月系統收集資料之前,需要經過一次資料安全評審,他需要出面接受一些提問或者說質詢,當然這次質詢可以透過遠端的方式進行。

為此艾德溫·喬治還專門給他打來了電話,給他解釋了大概半個小時,為什麼會設定這個環節。雖然說的時間很長,但大概意思就是這個安全質詢會議也就是走個過場,具體的流程他早已經安排妥當,並且已經透過了審批。寧為只要在接受質詢的時候不亂說話,並給出保證就能順利過關。

怎麼說呢,這通電話就好像考研過了複試線,導師主動打電話來告訴你複試會問到哪些題目,你該怎麼回答才能讓大家滿意,當然即便你胡說一通,我也會盡最大努力保證你上岸。

同時這個表態再次讓寧為感覺到他這十億美元花得太值了。在金錢的刺激下,一個龐大而臃腫的科研單位不但表現出了超高的效率,更讓這個機構的主管能夠以服務者的姿態來幫助他完成構想。

贏麻了……

這也再次證明錢的確是個好東西,任何說錢不是好東西的人都不是好東西。

當然,對面表現得如此配合寧為也是付出了代價的,比如三億美元的預付訂金已經按照一位叫阿貝爾的要求,打入到了指定的賬戶。其中2.5億美元打入了CERN的一個賬戶,另外五千萬美元則是一個寧為沒聽說過的實驗室賬戶。

這麼多年了,寧為終於享受到了撒錢的樂趣。

事實也證明艾德溫·喬治的確沒有欺騙他,所謂的遠端質詢也就幾個不痛不癢的問題,比如讓他口頭承諾不會保證不會利用這次接入資料收集,非法採集CERN歷年積攢下的試驗資料。

寧為當然矢口否認了有這個企圖,表示了他其實研究物理不過是玩票,對CERN十多年積累的資料沒什麼興趣,當然也不會想著會要去竊取,然後順口讚揚了幾句CERN這些年在高能物理方面取得的成就,比如世界每年百分之九十關於高能物理的論文,都是從CERN發出去的……

於是對方相信了他的話。

當然這其實不是真話,寧為還是很想要CERN這些年積攢下來的那些資料的。雖然從論文中可以查到一部分資料,但絕大多數的實驗室資料還是在他們的硬碟上。

如果有這些資料,說不定三月就能分析出許多東西出來……

也有更讓寧為感覺高興的,他再次看到了屬於他的護照。

真的,這玩意兒好多年沒見過了……

看著護照上他僅有的三次出國經歷,百味陳雜。

去泰國旅遊那次,感覺每天不是在坐車就是在坐車的路上,另外兩次記憶深刻的只剩在酒店內活動的內容,這國,當真是出了個寂寞。

當然更讓他高興的是,這次能跟江同學同行,而不是曾經那個半點不解風情的餘師兄。

可以說,贏麻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