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43 營銷?不如全民探討

“好的,我知道了。他的葬禮我一定會參加的。”

……

“菲爾茲獎獲得者,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榮譽教授盧卡森·弗蘭德因病與昨日凌晨三點十七分去世,享年69歲!”

一大早這條突發訊息便傳遍了整個普林斯頓的校園,然後開始以幾何速度在世界數學界傳播著。

不管盧卡森·弗蘭德晚年做了些什麼,但他畢竟是拿過菲爾茲獎,研究直接被寫進各國高數教材的數學家,學生不說遍天下,但在數學界影響卻還是極為廣泛的。

一時間整個歐美的數學家跟學生們都在為這位隕落的老人而哀悼著。

很多時候人的情緒都很矛盾。不管從哪點來看,盧卡森·弗蘭德跟寧為之間那點早已經過去的矛盾,攤開了來看,都絕對是這位弗蘭德理虧,但是在他故去這天,卻有許多論調讓人覺得很有道理。

“可惜了,弗蘭德教授才69歲,還很年輕,如果不是因為跟寧為的紛爭,連續兩次住院,也許他還能活二十年,也能為更多的孩子們指引出數學的方向。”

雖然這句話總感覺有哪裡不太對,但在眾人悲傷的心情之下,這條盧卡森·弗蘭德曾經學生髮在臉書上的感慨,還是收穫了許多點贊跟許多留言。

有覺得這句話有失偏頗的,但很少,絕大多數都是勸盧卡森·弗蘭德這位學生節哀的,也有數落寧為不是的。畢竟寧為這麼年輕,幹嘛要一次又一次的刺激一位行將就木的老人呢?更別提這位老人再這件事曝出之前絕對稱得上是德行高尚,不但自己在數學界地位舉足輕重,更是培養出了許多數學家。

現在的確是寧為解決了NS方程這個世界性難題,卻也將讓一位德高望重的數學家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種論調雖然很奇怪,不過在老教授去世的時候,到也不能苛責太多,畢竟人都沒了……

……

寧為並不知道那位曾經為了跟他爭解決NS方程的弗蘭德先生故去的訊息。

從下午兩點開始,他便一直在跟華為來的兩位大佬跟嚴明一起開著閉門會議,探討著做晶片,做作業系統到底有沒有商業前景。

如果從科技自立的角度來說,那麼這件事就毫無爭議了。但如果從商業前景來討論,這就需要擺出充足的論據來支撐這兩個重大專案。

畢竟這兩個專案是要跟英特爾跟微軟聯盟搶市場,無異於虎口拔牙。

除了探討自身的優勢之外,還要計算這兩家可能採取的一些行動,對於這些跨國高科技公司而言,能壟斷世界市場如此多年,總是有著許多手段的。

雖然人數不多,但畢竟都是專業的。嚴明雖然在技術上肯定不太專業,但在說到商業眼光跟市場營銷,肯定比三位科學家要更有遠見。

最後,歷經了四個多小時,寧為成功的說服了三個人。這當然不止是寧為的功勞,事實上不管是邊哲浩、陳海華,還是嚴明,從本心上講,都是希望能開發完全能屬於自己的晶片跟作業系統,在市場上跟微軟、英特爾較較勁的。

尤其是在三維矽通管技術,華夏掌握的各項技術專利達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情況下。

沒有被經歷過脖子被死死卡住過的高科技企業,肯定是無法理解企業對於不受外人控制的自主專利有多麼渴求。當然即便不從這個層面去考慮,如果這個計劃真的開始實施,不管是海思事業部還是2012作業系統核心實驗室,重要性都將在企業內部再次上升一個臺階。

更重要也就意味著更多的撥款,更好的待遇,如果最終出了成果,也代表著更多的榮譽跟地位。

對於這些寧為可能已經不太在乎了,即便不再繼續去折騰這些,他的名字也肯定要留在歷史書上。

但對於其他人來說,做出完全智慧財產權的CPU跟PC端乃至全生態的作業系統,可以說是實現了華夏科技史上零的突破。

更讓邊哲浩跟陳海華汗顏的是,作為一個單純的大學教授,寧為對於華為上下游產業鏈的各項配套甚至比他們更為熟悉,甚至瞭解許多零部件的各項技術引數。這也無形中讓他們對於寧為的想法更有信心了。

跟科學家畫大餅往往沒什麼用,但是各種詳實的資料隨口就能說出來,這足以說明寧為是認真瞭解過整個半導體跟作業系統行業,才給出的建議。

所以之後兩個小時,三個人已經開始討論起各項技術細節性的問題。比如作業系統如果要加入某項功能,那麼需要哪些硬體配合,這些硬體的各項標準如何制定……

這一塊嚴明肯定是聽不懂的,但他也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的還能透過一個普通使用者的視角來給寧為一些建議。

不得不說,這次討論會也讓寧為受益良多。引入了其他人探討,讓寧為對於未來作業系統的各項功能有了更立體的框架。

這足以讓感覺很興奮。

……

這邊對於未來的探討,讓幾個人幾乎忘了時間流逝。

燕北大學這邊,周研平的心態則更為糾結了。

寧社這個事情還在心頭糾結著。

寧為讓他暫時放下這件事,但周研平哪能真的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