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51 忙碌跟期待

……

九月三十一日,燕北國際數學研究中心。

今天是個大晴天,寧為一大早便從實驗室趕回了學校。

其實本想昨晚就回學校,但工作得太晚,關於一個處理器內部結構導致的定址問題,始終找不到太好的解決思路,一不小心就跟三月探討到了凌晨,到最後連澡都不想洗了,爬到床上直接睡覺,更別提專門跑一趟了。

所以拖到了今天。

趕回學校,寧為先到寧班上課的教室外瞟了幾眼。

因為是小班,寧班的專業課基本都是直接安排在研究中心的教室裡上,就在寧為辦公室的樓上。

感覺還是很不錯的,孩子們大都聽得很認真,當然也有些例外,比如寧為看到好幾個人埋頭刷題的,然後用小本本把這些名字都記了下來……

只是以前高中班主任最喜歡乾的事情,現在寧為學了過來,感覺還很挺帶感的。

然後寧為便把餘興偉請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餘哥,最近忙寧班的事情辛苦了吧?”

“其實寧班這邊到不太忙,最近我在做一些關於模糊邏輯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你要是不回來,我都想去研究中心找你幫我看看這些東西了。”

“嗯?”

……

聽了這話,寧為開始了自我檢討。

基本上他一忙起來就忽略了身邊這些人,連餘興偉已經開始自主選題了都不知道。

模糊邏輯他當然知道的,同樣屬於人工智慧研究的一個方向,很多人認為模糊邏輯是布林邏輯的擴充套件,但寧為並不這也認為,包括三月其實也用到了模糊邏輯方面的一些構思。

但這項研究的難點其實很多,比如模糊規則的確定,如果沒有一個相對高效的設定,中使用的線性和非線性過程在很多情況下都能直接替代它。

寧為在STOC大會中那篇曾經209頁論文就有一部分是論述這個環節的,不過並沒有深入。嚴格來說,這個方向深入性的研究,對於特定向的智慧應用研究還是有著極大的幫助,比如智慧搜尋、自動駕駛的自動剎車系統、透過自組織模糊控制器處理各項規則集,甚至人工智慧精準營銷等等。

畢竟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其實自己都不太清楚究竟需要什麼……

當然這其實也不算意外。

大概是跟在寧為身邊久了,加上寧為的光環也的確是太過耀眼,很多人不自覺的就會忽略寧為身邊這些人的優秀。

不管怎麼樣,餘興偉當年也是代表華夏國家隊出國參加國際建模大賽的牛人,並憑此直接被保送打華科大讀了本科,接下來又能直接保送本校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後,還能透過院士大佬的考核,成為華夏排名前十高校的博士生,要是沒能力這一路怎麼可能走得這麼順暢?

即便現在許多人都認為餘興偉跟在寧為身邊,混了許多頂刊二作純屬運氣,但寧為覺得其實也真不能說餘興偉只靠著運氣,起碼老餘讀博這段時間把一些理論性的東西都梳理了一遍,這也是寧為之前傾向於讓餘興偉在寧班代課的原因。

讓餘興偉來上課,可能效果比他親自去上課要更好。因為一些基礎性的知識點寧為實在不太get到難點……

這其實就跟許多研究方面總能出成果,但是教學成績卻不盡如人意的教授情況差不了多,自己覺得很簡單的東西,總覺得講一遍學生肯定已經懂了,便不會再三強調,甚至很多時候因為覺得一些步驟太過簡單,簡直一目瞭然,便直接一句由此可得就直接一筆帶過。

對於學生來說攤上這樣的導師其實也很痛苦,不懂吧,肯定還是想問的,但是這種輕易可得的問題問得多了,心理稍微脆弱一點的學生,很可能就會對導師看向他的眼神產生一些微妙反應,從而陷入對自我智商的否定之中。

真的,很多時候並不是導師故意為難學生,只是那種下意識流露出的關愛眼神是根本藏不住的,尤其還是那種關愛智障的眼神,有時候沒注意,下意識的帶出一句“這麼簡單還不懂嗎?”那就更打擊人了。

這也是寧班大一、大二階段壓根就沒給寧為安排課程的原因,寧班都是好苗子,別被打擊到完全沒有信心了,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