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寧為感覺自己被實驗室“架空”了。
實驗室調來了三位研究員來輔助進行湍流演算法的內測,三個研一的學生則被殘忍調走。
要說起來三個人是真不太想走,寧為本還想說情來著,陸昌斌給出的方案很簡單,直接在實驗室裡佈置同樣的測試任務,讓三個研究員跟三個研一生做一次技術比拼,三個熟悉的研一學生在各個維度都完敗之後,寧為乾脆便閉嘴了。
不說別的,三個研究員只用一下午設計出的三個爬蟲程式就不知道比研一學生花了半個月設計的幾款爬蟲要強大多少倍。
這也讓寧為明白所謂實驗室重點專案應該是個什麼樣子。
不但給錢痛快,給的人更是精兵強將,技術精湛,遠不是幾個學生幫工能比的。
當然,學生也有學生的好,比如聽話,而且便宜……
好在對於三個研一學生來說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起碼一篇頂刊論文有了他們的名字,而且這半個月補貼給的很足,一人拿了五千塊。
接下來寧為基本上不用幹活了,所有的實驗環境搭建,各種資料每天會按照固定格式上傳到伺服器上,他只需要隨時每天調閱,用來完成論文就夠了。
更讓寧為興奮的是,他的銀行卡幾乎每天都有入賬,還都是大錢。
第一筆是第一篇論文的獎勵,二十萬元打入了他的戶頭。
這筆錢沒有扣稅是有原因的。
本來學校給的獎勵是要按個人所得稅法來扣稅的,但寧為的學生身份,校長專門跟教育部通了電話,做了通融,這筆獎金是以部委直接獎勵下發的,按照稅法規定,省級以上政府部門針對科研方面的獎勵科研不用納稅。
第二筆錢是學院的獎勵,五萬現金獎勵,外加一臺膝上型電腦。
這五萬需要繳稅,因為寧為不是學校教職工,所以學校直接按偶然所得申報得稅,直接扣去百分之二十,到手四萬。
第三筆錢是實驗室給的科研獎勵,總計三十萬。
扣去稅後到手24萬。
不過這筆錢寧為沒全拿,其中二十萬他據為己有,餘興偉加三個幫忙的研一師兄每人一萬。
就這樣,寧為眼睜睜看著手機裡銀行卡餘額從301.27元,跳到了440301.27元。
當然,這還沒完。
另外還有這個專案發頂刊SCI的獎勵。
怎麼說呢,許多人大概很難想象一個每天還會拿出手機看銀行卡餘額傻笑的本科少年,竟然是眾位大拿教授們心心念念想要去爭搶的物件。
這就好比在盛世下出生、成長還沒來得及出國看看的一代人,怎麼都無法對“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種詩句產生共鳴一般,並腦補出那是怎樣一副觸目驚心的畫面。
總之現在的寧為真的挺貪財。
畢竟他還期待著能夠在寒假跟老寧見面的時候,把一張銀行卡摔在老頭面前,然後丟上一句,隨便花!
人生巔峰啊!
也就在寧為每天都要看錢看到眼發澀的時候,他的letter如約在世界頂刊《科學》上發表了。
本來只是一片letter而已,算不得什麼事情,但是加上寧為這個名字,就不太一樣了。
最先這篇letter只是在江大教授間傳閱,但教授們代課的時候,怎麼可能不順嘴說這麼一句:“瞧瞧你們這精氣神,知不知道人家數院那個寧為,大一進學校分流到普通班,硬生生就靠著四年的努力厚積薄發!從十月到十一月,你們課本還沒翻完,人家已經完成了從《自然》到《科學》兩大世界頂刊均發表sci的壯舉,你們不羞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