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25 華夏數學年會

“走啦,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現在最需要的是自信,自信,自信!不就是個破線代嗎?下午你只有兩節課,給我兩個小時,加上我奉獻的課件,絕對讓你對整個線代體系融會貫通!”

“可是……”

“別可是了,男子漢一個吐沫一個釘,說出去的話必須要做到,你不是想要讓我在你同學面前失信吧。”

……

事實證明人的潛能真的都是逼出來的……

做一份針對線代B的難點課件對於寧為來說屬於小菜一碟,然後便是給江晨霜由淺入深的灌輸他對線代那些概念的理解。正如他說的那樣,其實所謂的難點無非就是那些轉換問題,太過於抽象,但實際上線代的規律跟原理性很強,只要入了門,基本上所有題型都可以根據相應的原理去一步步的推導。

總之在寧為看來,晚上江同學的講課還是很成功的,當然這也跟寧為準備的課件足夠很精準的把控住了難點有關,將抽象的概念透過隨手出的題目具現化,對於已經系統學習過相關知識的學生而言,幫助還是極大的。

當然這些都是浮雲,看到江同學面對教室裡七、八十位同學還能有條理的將他準備好的課件講出來,雖然最初還是有些緊張,但真的專注與講題之後,後半段已經可以說講得非常流暢了,甚至還能跟同學們開始互動,這才是讓寧為最開心的,更是有著滿滿的成就感。

這甚至讓寧為有那麼一刻對魯師兄都升起了一絲感激的情緒。如果不是魯東義建議江晨霜去處理給母校的捐款事宜,寧為覺得江同學的進步大機率沒這麼大。雖然最終肯定會同意上講臺,但肯定沒這種效果。就這樣一百分鐘的課堂結束之後,教室裡甚至響起了掌聲。

……

“魯師兄,你是不知道我家晨霜當時上臺講課的時候還能舉一反三了,那種揮灑自如的感覺,我都差點以為她是受過專門培訓的老師呢。當然這也跟我可見做得好有那麼一點點關係,但最重要的還是江同學太強大了!”飛機上,寧為絮絮叨叨的跟身邊的魯師兄說著江同學昨晚的表現。

這其實也讓魯東義很無語,更是懷念起一起大家見面時單純的秀學術成績時的時光,只是那時光毫無疑問太過短暫,這甚至讓魯東義開始後悔那天好死不死把寧為叫去陪他一起聽鋼琴。

那種意境沒了不說,現在寧為跟他見面了,聊不了幾句就能拐到自家江同學有多好的話題上去,這讓他這個單身狗怎麼接?更重要的是想到田導的交代,魯東義都有些開始嫉妒身邊這個傢伙了,曾經什麼都不懂的小師弟簡直成長的太快了,快到讓他無語。

“能不能不聊你家江同學了,難道你對即將開始的華夏數學年會就沒有半點期待?”魯東義忍不住說道。

“不就是一次數學學術會議嗎?需要有什麼期待?”寧為愣了愣,反問道。

魯東義想到田導的交代,在心裡嘆了口氣道:“起碼你能見到華夏數學界的大拿級人物,比如對面的那位邱教授,這還不值得你期待?”

“哦?邱教授也要參加這次大會?”寧為有些詫異,因為算起來這位邱教授大概已經七十三歲的高齡了。

“不然你以為我們田導為什麼請假不去?”魯東義聳了聳肩道。

寧為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雖然他對華夏數學界談不上有多瞭解,但當年的邱田兩位大佬之間的矛盾大概是華夏每個學數學的學生都有過耳聞的,因為根本不需要特別去八卦,只要上到相關課程,課堂上的講師跟教授往往會引申著帶上兩句。

當然這種事情寧為從來不會去探究。事實上走進這個圈子,寧為很清楚即便是在華夏的學術圈其實也沒那麼單純。各種派系之爭同樣是有的。不過對於寧為來說自從他決定選擇了為人工智慧搭建數學理論作為在數學方面紮根的突破口,在加上有了湍流演算法加成,直接讓他成為了一個超脫的存在。

因為他不求名更不求利,所以也不需要去混圈子,在燕北大學的院子裡做做研究,沒事跟江同學秀秀恩愛的小日子其實挺適合他,而且在學術方面有田導那尊大佛在前面擋著,加上跟江城大學保持著極好的關係,國內學術方面的爭議也根本找不上他。

更重要的大概是兩次讓他出風頭的會議都是在國際計算機演算法大會上,雖然跟數學緊密相關,但也差了點東西。

唯一要說曾經影響到寧為的大概就是最後通報,當初微博上質疑寧為的博主裡據說有一位跟他是同行,國內某985院校的博士生,在申請拔尖青年專案的時候被比了下去。

對於這種事情寧為更不會放在心上,甚至連那位博士的名字都沒去探究。他的想法很宏大,著實對國內那一套不太感興趣。而且在寧為樸素的認知裡,國內學術界就應該思想統一,一致對外才對。

影響力雖然虛無縹緲了些,但實則也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任何領域人家的影響力大,自家的影響力自然就小,而影響力又直接牽扯到話語權,話語權又涉及到底層標準的制定。

這也是寧為對應用更感興趣而不是數論的原因。他研究數論需要的是找到解開謎底的數學方法,而不是一定要一個最終的結果。

所以魯師兄的話其實讓寧為更為糾結了,甚至想幹脆到了杭城直接買張返程機票,牽扯到大佬們的恩怨情仇,想想都讓他頭大,可惜他知道這大概是不可能的,魯東義不可能讓他這麼胡鬧。

於是寧為小心翼翼的問了句:“那見了邱老,我們應該是個什麼態度?”

魯東義瞥了寧為一眼,抿了抿嘴:“什麼態度?當然是學生見了老師的態度!給予尊重,不卑不亢。老師們之間的不和跟我們做學生的有什麼關係?說得對就要聽,不對就據理力爭,我們是做研究的,又不是混圈子的,不需要八面玲瓏,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就好了。”

寧為恍然的點了點頭,道:“還是師兄看得通透啊,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