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突然曝光對於全世界的人來說還在消化階段,不談有多少高科技公司的技術人員突然忙碌了起來,甚至徹夜開會加班,對於普通人的影響大概也僅只是網路上的一陣狂歡,並對接下來的科技產品產生更多的期待。
比如華夏的網路上,對於類似於三月的人工智慧能否移植到自家的智慧裝置上這一話題,正探討得如火如荼。這場展示會的影片也在以極快的速度裂變式傳播,尤其是對許多年輕人來說,展示會上三月表現出的效能,簡直逆天。
如果能把三月移植到自己的手機上,豈不是意味著以後不需要去被那些看著便讓人頭疼的公式了,比如泰勒公式,需要什麼展開式,只要隨口一個命令,就能讓三月給推出來,絕對是學習的好幫手。
真的,這也就是寧為在展示會上沒給三月標個價格,不然一幫人三月粉們大概會把這隻傲嬌的小貓給買爆。
當然這些都只是普通人對強人工智慧的期待。因為寧為並沒有在展示會上給出類似這種虛擬智慧程式是否真能移植到普通電子裝置中去。
現實中許多普通人還沒感覺到的是,湍流演算法早已經在影響整個世界的方方面面。最多隻是感覺這一年來網速似乎變得比以前更快了些。
但實際上對於真正的網路維護從業者而言,他們更清楚這一年來佈局湍流演算法的價值。當全球百分之九十九的惡意爬蟲被消滅,曾經無往不利的DDOS攻擊基本上被限制,就算偶有攻擊,跟以前同樣的攻擊強度只能產生不到百分之十的效果,可以說給整個網際網路安全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於那些大型網際網路企業來說,大概就是縮減了些在伺服器安防方面的開支,但對與許多需要自行在網際網路上尋找生存空間的小企業來說這項技術當真是救命稻草。
以前伺服器被DDOS攻擊造成網路不穩定被迫升級頻寬或者短暫關閉只能認命,但現在升級了DDOS攻擊拒止服務之後,被威脅攻擊的情況基本不存在了,這也直接導致整個關於DDOS攻擊威脅的產業鏈開始崩壞。
於是當整個華夏進行大規模升級之後,相關黑產自然而然的開始朝著還沒有被湍流演算法保護的地區轉移。從2022年度各大網路安全釋出的網路安全報告就能看出來,在華夏百分之九十五的惡意爬蟲軟體已經絕跡,雖然12306上許多熱門車次的車票依然要搶,但已經能保證大體公平,航司這塊特價機票也開始真的能惠及客戶,這也讓一些中小航司推出特價機票的熱情不斷增加。
同時針對華夏各大網站的惡意DDOS攻擊更是減少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相應的,第三世界跟西方許多國家面臨的惡意爬蟲軟體風險跟大範圍潮水攻擊威脅則出現顯著的上升趨勢。這一態勢直接倒逼了帶有湍流演算法安全晶片的網路裝置開始在國外熱銷,各國通訊運營商都開始根據自身情況推出了各自的網路裝置升級計劃。
各大國外的網際網路大廠也開始積極的籌備各自的使用者資訊保安升級計劃,許多也已經完成了軟體升級。這種大趨勢下,目前唯一獲得了湍流演算法正式授權華為訂單也的確接到手軟。
根據業內統計,剛剛過去的2022年,華為僅上半年便拿到67份來自於各國的網路裝置升級合同,市場佔有率提高了起碼18個百分點,雖然下半年受限於產能跟競品裝置開始陸續推出,增速有所放緩,但世界銷量第一的位置卻是穩定了的。
尤其是之前一些本來抵制華為裝置的國家跟地區也開始無聲無息的放軟了膝蓋。沒辦法,網際網路時代資訊保安從來都是重中之重。以前華夏作為網際網路最發達的大國之一,幫全世界分擔了太多的網路風險,一旦整個黑產開始轉移,誰也遭不住不是。
新一代路由器、程控交換機等等網路裝置的熱銷也帶動了華為各類光訊號傳輸跟接收裝置的銷量。畢竟華為本就是世界上能直接提供網路完整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
現實的壓力也讓一種通訊企業不得不加快了腳步,比如曾經藉助對友商打壓政策的愛立信也在下半年推出了自家新一代具備湍流安全協議的通訊裝置。
其實作為愛立信的工程師們已經很給力了。四個月的時間研究湍流演算法的核心程式碼,而且還是在缺少說明書跟介面檔案的前提下,去研究這本就是一個極大的工程。這也就是寧為寫程式碼的時候足夠嚴謹質量夠高,很多時候透過函式命名就能倒推功能,還有詳盡的註釋。
即便如此,愛立信整個工程部門也幾乎是全員動員,所有技術人員都在為了搞清楚那一段段程式碼而努力著。真的,瑞典是個高福利國家,愛立信的工程師也很少有機會享受加班的機會,但在過去一段時間許多工程師都在使命感跟重金誘惑下選擇了加班,除此之外隊伍也在日漸龐大著。
最終,雖然在談判桌上跟華為談崩了,但在十月份他們還是推出了屬於自己的新一代產品,並在向客戶展示了其效能之後,依託聯盟內的關係,搶下了不少訂單。
這也讓愛立信現任總裁肯·卡特爾鬆了一口氣。
雖然華為一直在警告,甚至已經在華夏跟瑞典都向愛立信提起了訴訟,但那有什麼關係呢?肯·卡特爾已經給公司法務部下達了指令,他們並不準備打贏這場關係,只要求能把這次專利糾紛拖夠三到五年就夠了。只要保住了市場,三、五年後配給華為的錢大概也就相當於支付專利授權費用了,即便可能要超過一些,也可以算作是利息。
畢竟這三、五年內不需要向權利人交專利授權費用,這筆錢還可以先省下來自己用著,怎麼算都划得來。而且這種兩大公司之間的專利糾紛,按照法庭的各種舉證規則,想要拖上個三、五年還真不難。
然而本來覺得一切終於暫時迴歸正軌的肯·卡特爾還沒來得及慶祝,又看到了由寧為主持的三月展示會。
說實話,完整的看完這場展示會後,當真是把肯·卡特爾驚出了一身冷汗。剛剛才保住了市場,這又要鬧什麼么蛾子?愛立信雖然目前主打通訊裝置跟系統領域,對於人工智慧研發這塊投入不多,但並不代表著人工智慧對通訊裝置行業沒有影響。
比如愛立信一直在下大力氣打造的物聯網連線跟管理平臺來說,要最大化的發揮作用,就要藉助其網路裝置的優勢,直接打通一個個聯網的終端。這些終端可以是聯網汽車、也可能是機器、儀表、感測器、銷售網點終端,乃至消費類電子產品及可穿戴產品等等。
這就需要未來所有這些終端都能給其平臺開放埠,來進行資源整合、調配。那麼問題來了,現在三月曝光,未來三大智慧化平臺搭建起來為全球終端提供智慧化服務的時候,這些標準如果依然掌控在他們已經得罪慘了的友商手裡,如何分到這杯羹?
當然,他們也可以聯合一些上下游友商自己打造一套標準,但以展示會上,三月表現出的智慧水平來看,明顯已經遠遠超過了目前他所知道的友商正在研究的水平。如果想要加入其中,那現在針對湍流演算法的侵權又怎麼辦?放棄好不容易得來的市場是不可能的,畢竟已經簽了合同,更別提這些訂單直接支撐著這兩年公司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