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的力量如同往常一般強大,或者說明顯是越來越強大。
尤其是在寧為很久沒有發過微博,突然發出的這條微博內容還足夠勁爆的時候。
不管是利用三維矽通管技術研發CPU這種大型微積體電路,還是開發屬於華夏的作業系統,都是絕大多數人期望看到的內容,更可怕的是,寧為還在微博上向不特定公眾徵求對未來作業系統的期待。
對於行業外的網友來說,這種期待完全可以不受任何專業思維的束縛,只需要開腦洞就夠了,幾乎瞬間就點燃了無數人的熱情。
“我覺得未來的作業系統應該鋼鐵俠實驗室裡那種,立體的操作介面,簡單的語音跟對話就能隨意控制大小跟細節,完全不受電腦螢幕的束縛,那樣就感覺很酷。”
“對於設計狗來說,我希望未來咱們的作業系統能對我們更友好一點,最好能各種軟體都能全面相容,儘量少出現各種亂碼的情況。如果讓我不負責任暢想的話,最好是那種我跟它聊聊需求,它就能幫我幹活那種作業系統。嗯,沒錯,我希望三月就是未來新作業系統的語音助手。”
“未來作業系統?那還能用作業系統來形容嗎?必須是最簡單的互動方式啊。語音、手勢操作是必須的,最好還能看懂我的心情,最好還能自己幫我找各種需要的資源,簡單來說,我往沙發上一躺,我想要啥,說一句,我的電腦就能全給我準備好了。”
“作為非自身程式設計師,我來提點意見。我希望咱們的晶片搭配作業系統可以做成模組化的,更具體就是微核心、高度相容、高度模組化、介面統一那種,主推各種個性化設定。如果可以的話,還能自帶工作、休閒娛樂自主切割功能。最好是能多端協同化操作,這點蘋果做得就很好,值得學習。”
以上都還是比較靠譜的,還有直接開腦洞的。
“寧教授能不能設計一個駭客帝國裡面那種作業系統,能欺騙我感官那種,就好比哪怕我喝的是尿,但是到了我嘴裡呈現出的也是82年的拉菲味道。哪怕我的女友196斤,但我眼裡她還能比小甜甜身材更完美……”
很難想象給出這樣評論的人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我堂堂大華夏為什麼要學微軟?既然是面向未來的作業系統,應該是面向新場景的。什麼是新場景我就不再贅述了,懂得應該都懂。但我要打個比方,比如說咱們可以把未來的個人電腦設計成人形,或者說模擬機器人,就是《西部世界》裡那種看上去跟真人沒差那種,最好還能接受私人訂製,這樣使用起來比較方便,更舒服,還更有使用慾望。至於作業系統就是這些未來電腦的靈魂,我偏向於那種能讓我予取予求的溫順型性格。我保證這東西做出來,立刻砸了我剛買的i12!”
好吧,這評論著實讓人一言難盡,但也有很有想法的評論。
“結合一下最近三月人工智慧說說我的想法啊。首先,在強人工智慧時代,未來作業系統肯定要具備一定智慧性的,但要符合我這麼一個生物狗的期待,我覺得應該具備以下特徵。”
“首先鑑於生物的生存目標,我覺得智慧型作業系統具備百分之百程式碼自更新功能,完全放棄其邊界性,能包容一切,怎麼說呢,相當於智慧型作業系統已經有活下去的動力,它們會自發為了人類的審美而進行安全性跟易用性方面的升級。”
“其次,支援軟體工程領域的層層升級。具體就是我們的作業系統可以創造一個自組織,且互相聯絡的生態系統,軟體系統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人類再給予支援。這種複雜系統的集體智慧可以不再受到人類的理解能力所限制。比方當系統監控到自身出現某個漏洞,會立刻進行線上自行修復,第一時間隔絕漏洞。”
“再次,智慧型作業系統應該擁有著層級控制的結構,主伺服器擁有著最高許可權,向下單體控制單元則是完全分離式的,簡單來說就是層級模組式分佈,使用者在可以針對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比如主要用來打遊戲,就可以選取遊戲部分,用於工作的裝置,就選取最適合各自工作的模組,在各個專業層面做到最為精簡……”
……
寧為一條微博,完美詮釋了什麼叫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無數對於未來作業系統的意見開始在微博評論區下方彙集,已經不止是想象力的比拼,許多各個不同專業的大佬們,都開始針對自家的專業對未來的作業系統提出對華夏自主作業系統的期待。
寧為發這條微博是傍晚7點03分,到了晚上八點,便已經有了7000多條評論。
即便刨去一些無意義或者對他人想法表示贊同的評論,正兒八經發表看法的也有一千多條評論。這絕對是屬於一個很誇張的數字了。
從這一點大概也能看出網友們對於自家的作業系統還是頗為期待的。
當然這些評論寧為並沒有一條條的去看,有三月在可以快速將其中重複、相近、搞笑、無意義又或者太過脫離現實的建議剔除掉,留下那些的確有啟發的想法。
從宣傳的角度來說,這個效果絕對是達標了,甚至可以說是極好,尤其是不花一分錢#華夏自研晶片、作業系統#這一話題就直接登陸了熱搜榜。
這讓在機場便看到這條訊息的嚴明頗為無語……
訊息是微博主動推送來的,嚴明做了設定,寧為的微博有動靜,都會第一時間推送給他。
顯然這波宣傳效果已經好到讓他都忍不住想要蹭一波熱度,可惜的是現在公司還沒要針對這兩個專案展開討論,在確定真的要投入這兩個專案之前,他還真不方便直接在微博上跟寧為互動。
不然這邊他跟寧為互動的很快樂,回頭將這個拿到會議上探討就要考慮這個互動造成的影響了。說白了,本來可以理性討論的問題,就有了種他在逼迫大家做決定的感覺,這顯然不利於團結。
更可怕的是,如果他跟寧為互動了,這個方案還是得不到足夠的支援,就更為尷尬了。對於一些小企業來說這都是小事,但對國際性大企業來說商譽真的很重要。
很多華夏企業也就靠著商譽估值才能讓資產為正了,甚至高科技企業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