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們接到的指令是要開始準備變軌,在三十分鐘後經過預先給定的座標點,進行鐳射試射。這也意味著空間站需要繞過下方的衛星,抵達距離地球大概386km的軌道上短暫執行半小時後,再回到現在固定執行的軌道上。
當然整個變軌過程華夏航空中心已經提前一週便跟世界其他國家主要負責主管航空航天事業的部門打好了招呼,給出的理由是做空間站變軌效能測試,以應對未來更為複雜的太空軌道環境,有理有據。
而對於空間站的宇航員來說,大概就是日常任務又多了一條。
不過還好,絕大部分操作都是自動進行的。上次送上來的補給除了鐳射發生期外,也包含了這次測試所需要的燃料。不過說起來這也是相當昂貴的一次測試了,這麼動一下,如果算上投遞的運費,數千萬灰飛煙滅。不過話又說回來,起碼就目前來說,任何地球外的活動,都是極為昂貴的。
還好天宮日常姿態控制調整使用的是控制力矩陀螺,平時在軌道上姿控動力燃料幾乎是零消耗。
……
華夏航空局旗下的遠端指揮中心。
“寧院士,天宮站已經開始按計劃向目標點機動,預計三十分鐘後會抵達預定的座標點。”
“哦,好,地面上準備的怎麼樣了?”
“已經都準備好了,就是這次送上去的燃料大概只夠這樣來回機動三次,航空局那邊已經儘可能的希望能降低空間站的移動速度,但執行速度依然在7.02公里每秒,這麼短的時間真能保證準確率?”
“沒有萬一,放心吧,沒問題的,畢竟有這麼遠,空間站移動的過程,鐳射器的角度也是在實時校準的,這就好像一個在高速執行車上的獵人將槍管從車窗上伸出,瞄準一公里外的一隻鹿一樣,只要獵人的經驗足夠豐富,同樣能一擊命中,所以請相信三月的實時計算跟控制能力。”
“那行,寧院士你慢忙,我去跟地面那邊遠端聯絡下,問問地面上定點的裝置都準備好沒。”
“嗯!麻煩你們的配合了,龐教授。”
……
測試當然不可能跟正式開始那天一樣,地面上的裝置也就是在蜂巢頂部位置升起了一根杆子,杆間是一個感應器。為了保證這根杆子不會因為風速產生微小晃動,在接近頂部的位置安裝了固定環,用八跟鋼索牢牢的固定。
半個小時時間轉瞬即逝,一切準備就緒,總控制室內也開始倒計時……
太空中正高速執行的天空也正在以極快的速度掠過京城的上空,這一過程中,天空站的角度開始了微調,然後保持姿勢,安裝了鐳射發生器的支架則在以肉眼幾乎無法分辨的動作,調整著角度。
地面的感應器設計是一個大概直徑為10CM的圓環,有些像奧運會打靶專案上使用的靶標,區別是沒有分那麼多環數,只分了三部分,圓心位置是直徑只有1CM的黑色小圓,黃色部分則是直徑5CM去除黑色部分的中間位置,剩餘部分則是白色。
鐳射擊中不同的位置會產生不同的訊號,並被記錄下來,這也將決定奧運開幕式那天點亮火把開關的大小……
時間臨近,指揮中心的氣氛越來越凝重,外界依然一切都很平和。
很少有人知道開幕式最為重要的點火環節正在積極籌備中,當然也還是有些不同的,比如昨天京城交警部門就提前通知了對蜂巢附近幾條主幹道的管制通知,臨近蜂巢的地鐵站在這個時間段也暫時性的停止停靠。
這些間接成本大概都要算到這項史無前例的試驗中,不過因為這次測試是白天,對於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毫無知覺的。
沒誰知道這一刻,太空中如同一顆塵埃般的空間站此時正以大概7公里每秒的速度從京城的上空高速掠過,而此時負責這次實驗室的總控中心內無數人正緊張的盯著螢幕,該做的準備工作早已經做完,人為能做的事情已經不多,只能等待結果。
“……5,4,3,2,1,0,發射……”
電子合成音在中控室內迴盪,兩秒後,控制中心便爆發出一陣歡呼聲跟熱烈的掌聲……
“成功了,成功了,系統判定,光源正中靶心!”
而在寧為身邊……
“寧院士,真的成功了?!”
“寧導,一次性成功,這打的太準了!”
終於,無數的歡呼聲被一聲貓叫聲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