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教授愣了愣,問道:“博士論文?”
“好像是本科生。”
“數院本科階段就開始研究這東西?”
“哎,這不好說啊,你也知道的,現在數院的學生連NS方程都敢研究,跟那個比起來,這種程度的難題算什麼,對吧?別問了,最多耽誤你點時間,去聽聽不就知道了?就在數院行政樓三樓會議室裡,趕緊啊,半小時後研討會就開始了。”
……
韓文清帶著滿腔疑惑趕到了數院行政樓。
等他找到研討會的會議室,裡面已經聚集了十多位教授,其中還有跟他挺熟的計科院那邊的王教授。
好吧,起碼有個伴了。
韓文清直接過去了打了聲招呼:“小王啊,今天這是啥情況?”
然後便開始迎接吐槽:“嘿,別提了,我也不知道啊,剛剛都還在討論著數院那個千年一遇的天才呢,人家刷論文在二區刷刷,那都是條件得天獨厚的寵兒了,得,這位直接沒事就刷頂刊。這還不到一年啊,兩篇《自然》、兩篇《科學》,就是玩個畢業論文都能鬧出動靜來。這不,聽說是解決了KSL猜想,這要是真的,又一篇頂刊了。”
韓文清算是聽明白了:“又是那個寧為?”
“是啊!不然還能是誰,這樣的天才數院要再多來幾個,那還得了?以後學校各種資源不是要給他們往死裡造啊!到時候咱們都打醬油就行了,跟在數院後面吃剩點他們不要的殘羹冷渣……”王教授感嘆著。
聽到這話,韓文清只覺得內心深處五味陳雜。
要不要這樣?
當初他不就是質疑了EDA專案很可能脫離現實,沒有實用價值嗎?
誰想到這傢伙活生生的把EDA專案跟已經測試成功的湍流演算法捆綁到了一起,還把華為給拉上了戰車。有這種對晶片需求量極高的企業加入其中,這EDA專案想不具備現實意義都難。
華為不可能花了大價錢,來讓這款EDA軟體擺看,更別提目前只能用這EDA軟體來構造帶有湍流演算法的晶片,僅此一項就能預見起碼給這套EDA軟體爭取了五到十年的生存期。
有了這五到十年時間,極簡EDA大有可為。
他也私下裡試用過這產品,不得不承認,這款晶片設計軟體對於使用者的確是極為友好的,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去上手。
好吧,雖然沒找寧為談過,但他已經服了。
怎麼這傢伙還沒完了?
還好,韓文清大概是最後到的,沒讓他在內心為難多久,孔明德便拿著隨身碟走了進來。
“大家都到了,話不多說,我把論文傳到了圖書館分配給數院的後臺伺服器上,大家用自己的賬號就能把論文下載下來先大概看看,看完我們開始研究。對了,這篇論文還沒公開,還請大家不要外傳。”
很快,論文題目展示在眾人面前。
掠過標題跟寧為的名字,看到指導老師的名字時,好多人忍不住瞟了眼正襟危坐同樣再次認真復讀論文的袁教授。
這尼瑪……
好吧,不管是什麼心態,大家都認真閱讀著,不管怎麼說,這也是解決了一個困擾了世界二十多年的數學難題,的確值得認真對待。
會議室內也徹底安靜下來。
這次叫來的教授們,都是研究相關領域的專家,自然不需要再去找資料瞭解這個命題,這樣讓他們看得更為投入,不少人研究進去之後,腦子裡大概浮現出同一句話……
“還能這樣的?”
起碼此時韓文清的腦子裡就一直迴盪著這句話,等他把整篇論文通讀完,結合他最近的研究,他突然有種感覺,自己差不多可以停止現在做的一切事情了。
而這又牽扯到另一個問題。
他帶的一個博士生,最近確定以這個方向做為畢業論文選題,這都已經幹了兩個多月了,結果這個方向的終極問題已經被寧為解決了。
這算誰的?
還好,這才浪費兩個月,要是時間更長點,他咋跟學生說?
不帶這麼玩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