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71 給他們現在,我們贏得未來

“正是如此,我也從來不信拿不出足夠利益做來吸引成員的所謂聯盟。真的,這個訊息更讓我堅定了這次華夏之行必然會有一個好收穫的信心。”羅尼·勒敦收回了目光,看著身邊的年輕人應了句。

“好了,咱們還是先別感嘆了,咱們得抓緊了,兩位女士已經快到下一個崗哨了,我們還是趕緊吧,不然得被女士們小看了,走吧!”嚴明笑著,指了指在前面帶路的伊莎貝爾公主跟江同學說道。

……

事實上人們永遠在低估網際網路時代所謂公開秘密的傳播速度。

早上華為跟蘋果剛剛低調的完成簽約儀式,華夏的網際網路上便已經傳出下一代華為手機產品將搭載蘋果A16CPU的小道訊息。當然對於這個訊息大多數人都是不太相信的,影響範圍也有限,基本上就在一些技術人員的小圈子裡流傳,偶爾有些外行關注到這些東西,大概也只會嗤之以鼻的說一句“Falsenews”。

畢竟誰都知道蘋果發家可不是靠做慈善的,在這個關鍵時刻,突然拿出自家的晶片來支援對其極具競爭力的友商,這顯然太過脫離現實。

更別提行業內的人士很清楚,蘋果的A系列CPU本是針對自家的硬體以及IOS系統專門設計的,而且蘋果目前尚不具備基帶晶片研發能力,只能掛第三方基帶晶片,所以蘋果的主機板從設計思路上就跟其他友商不太一樣。即便蘋果真的願意賣自家晶片給華為,華為能不能在新機發售前吃得下去這批貨也還是兩說。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紛紛認為這是假新聞的時候,越來越多的訊息卻在網際網路上曝光了出來。據說華為各地研究所都接到了依照蘋果A15、A16兩款CPU重新設計主機板框架的命令,幾乎所有一線的研發工程師都開始接受站前動員,在接下來三個月裡要可能需要放棄休假的準備。甚至平日裡非常默契的週一、三、五非加班日,可能都要做好加班的準備。

緊跟著有些小的開發公司稱已經收到華為對接部分發來的要求,給予了他們一個開放了一個特別平臺介面,希望他們能透過一個智慧最佳化平臺,並稱在不久的未來,可能需要他們在在這個智慧最佳化憑條上,對他們的軟體進行針對某個特別鴻蒙版本的最佳化。

這個說辭就很耐人尋味了,不是最新版而是特別版。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要開發特別版鴻蒙?

隨後又有內部人士曝出訊息,蘋果總部已經下達指令開始盤點蘋果在全球尤其是華夏的兩類CPU庫存。

緊跟著又有訊息說蘋果又向晶片代工廠追加了幾筆老版本CPU的訂單,雖然具體型號沒有曝出來,但突然追加的訂單的確極為反常。

內部人士曝出的勁爆訊息是一條接著一條,著實讓人目瞪口呆。等大夥將這些訊息綜合起來,再看之前爆出的那條Falsenews,就很恐怖了!換個角度看,當蘋果、華為兩家聯手做手機,話說他們是想壟斷全球的高階手機市場嗎?

先不談其他友商的想法,蘋果這麼玩讓谷歌跟高通這些公司怎麼想?讓那些晶片代工廠怎麼想?要知道給蘋果代工量大,但蘋果對於供貨商的要求本來就高,價格還壓得低,利潤率明顯不如其他廠商啊。

但對於華夏的電子發燒友來說,更是覺得亢奮,搭載了蘋果A系CPU的華為手機啊,活久見啊有木有?

當然問題也是有的,華為有能力在極短時間內調教好蘋果的A系CPU,完全發揮出CPU的效能嗎?畢竟A系CPU的優勢一直是單核執行,而鴻蒙系統則跟安卓類似,都需要多工真常駐後臺,更依賴CPU的多核效能,這些困難真的都能完美解決嗎?如果在加上華為之前發的宣傳影片,蘋果A系CPU配上大改之後的智慧語音控制系統,會帶來怎樣的體驗?

甚至連帶著許多果粉都開始興奮起來。

蘋果把CPU都賣給華為了,華為能不做點表示嗎?話說下一代Siri會不會升級?傳說中能直接對話的三月會不會也融入到下一代Siri中去?是不是意味著Siri要從人工智障升級到正兒八經的人工智慧?

總之所有訊息綜合在一起,終究還是引爆了無數網友的熱情,尤其是比較專業的裝逼交流軟體知乎上。“華為下一代智慧手機產品將使用蘋果A系CPU會給整個手機行業帶來何種影響?”這個問題幾乎是瞬間就被推上了當日熱搜第一,問題詳細描述中將關於這則新聞所有的相關訊息匯總,最後發出了靈魂質問:“大家覺得其他友商得知這個訊息後,此時會是什麼想法?”

排在這個問題下方首位,且點贊、評論等等綜合資料排名第一的回答照例屬於非專業抖機靈式的回答。

“非行業相關,不請自來。其他友商得知這個訊息後什麼想法我不太清楚,對整個手機行業帶來何種影響我也不關心,但我猜現在蒂姆·庫克的電話已經被徹底打爆了,而且以我對所謂上流社會大佬們的理解,指不準這位蘋果CEO的祖宗十八代都正在被友商大佬們用優美的英國話深情問候著。”

……

很多時候這種非專業的回答卻直接點出了現實。

是的,已經坐在美國加州庫比蒂諾市內ApplePark辦公室內的蒂姆·庫克的確正在接受著各種電話輪番轟炸。

不過在電話內還真沒什麼人直接爆粗口的,掛了電話之後便不知道了,但是誰會理會呢?

壓力自然還是有的,但以蘋果的體量其實已經可以不太計較一些壓力。分散式的股權讓蘋果影響力更為廣闊,比如蘋果第一大機構股東先鋒領航集團的許多判斷甚至能影響到美聯儲對釋出政策的決策。

當然外來的壓力能抗,來自於內部的壓力才是最讓人頭疼的。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贊成這一筆交易,雖然蒂姆·庫克靠著這些年保持蘋果利潤的持續增長,公司領導者的位置坐得穩穩當當,即便外界許多人質疑他的能力不如蘋果創始人喬布斯,但在股東們看來,思想、行事偏執的喬布斯顯然並沒有善於創造利潤的蒂姆·庫克可愛。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利潤才是硬道理。

所以不管華爾街一幫分析師如何天天DISS蒂姆·庫克的能力,質疑蘋果在失去喬布斯之後,已經喪失了創新能力等等,但每個財季蘋果釋出的財報總能狠狠的打那幫分析師的臉。而對於股東而言,除了蘋果一直上漲的估值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外,每年還有四次不菲的現金分紅,更激發了他們對蒂姆·庫克的喜愛之情。

真的,如果把相互之間的怨念認真梳理,就會發現其中的邏輯跟某名人寫的言情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