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遠下刀非常精確,正好將切口放在了病灶組織的邊緣位置。
高華江眼睛瞪得很大,就像是自己在做手術似的。
他的腦海中浮出四個字——恰到好處。
如果讓高華江來做,也會在那個位置下刀。
要做出這樣的判斷本身並不容易,同時要按照判斷下刀,就更加難了。
而且吳遠使用的還是最小號的手術刀。
這樣一想,吳遠對手術的運用熟練程度,超乎想象。
此時,高華江就已經知道吳遠的實力了。
為什麼吳遠的手術記錄是百分之百。
超越同齡外科醫生的判斷能力,以及精準的手術刀技法。
既有外在能力,也有內在水平。
怪不得沈飛塵會如此看吳遠。
當然,沈飛塵在做那臺極難的手術的時候,吳遠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那個時候,吳遠的表現,高華江也看在眼裡。
但是高華江事後琢磨著,也有可能是在術前準備會議的時候,已經進行了分工,甚至做了一定強度的練習。
所以當時吳遠發揮好,倒也可以解釋。
而現在吳遠表現出的水平,那可就是真正的能力了。
因為高華江根本就沒有給吳遠去看片子,甚至連病歷都沒有看。
難道說,這就是吳遠在急診科中鍛煉出來的技能?
沒道理啊。
高華江見過很多急診科的外科醫生,跟他們交流的機會可不少。
急診科的外科醫生學得是挺雜的,應變能力也強,但是在手術過程中迅速鎖定病變區域的能力,可不是人人都有的。
事實上,那種人很少很少,而且還在高華江看來,似乎都不如吳遠的能力更強。
嗯,有點兒意思。
高華江注意看著吳遠的每一步動作,發現一絲一毫冗餘的動作都沒有。
之前在監視器螢幕上看,還沒有這麼直觀,現在在一助位上的高華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給他的視覺衝擊力很大。
而那些醫科大學的學生們,看得就更加入神了。
他們在監視器螢幕上,才能看到細節。
但是這足以讓他們大開眼界了。
“快看快看,這醫生好大膽啊,切除病變組織的速度這麼快,難道不怕切到健康的組織嗎?”
“真的沒有亂切,你們看,他的水平好高啊,一直在沿著病灶的邊緣做切口。”
“這水平可以啊,我練習的時候,用的手術刀劃直線都不行,拿出這怎麼做到的?”
“人家是專業的,根本就不能比嘛。”
“不對不對,你們說的都不對,我看了很多手術影片,我感覺……這醫生的手法相當完美,真的很出類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