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超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來:“因為我也想吃!這菜太接地氣了!”
也託周超這種外向性格的福,吳遠這頓飯吃得並不難受。
這一天,吳遠收穫不小,可不僅僅是兩萬塊錢的勞務費,還有好幾件衣服,班尼路的。
第二天,也就是週六晚上,輪到吳遠值夜班。
這次跟吳遠搭夥的有兩位醫生,一位是張紅薇,另一位則是急診科的副主任彭書華。
彭書華之前一段時間都在外地去開會,這幾天才回來。
吳遠跟彭書華也只說過幾句話,見面打了幾次招呼,還沒有混熟。
彭書華四十歲左右,給人的印象是不苟言笑,表情時常透著幾分凝重,似乎跟誰都有深仇大恨似的。
不過吳遠也知道,大部分的外科醫生都是這型別的,要麼性格內向,要麼性格孤傲,比如趙琴、陳忠勝,以至於沈飛塵那樣的。
更有甚者,性情還有點孤僻,彭書華可能就是這樣的人。
吳遠聽說彭書華的水平非常出眾,甚至不比沈飛塵差多少。
彭書華畢竟是副高職,副主任醫師,水平當然低不了了。
何況還是在燕江東城醫院這樣的外科強院一路衝殺起來的,水平不高也不可能。
外科醫生的世界中一直都有這麼一句話,有性格的外科醫生才可能出成績。
這話也沒人能佐證真假,但是也有幾分道理。
不過像吳遠這樣的屬於少數中的一員,吳遠是屬於偏外向型的性格。
彭書華在場,感覺辦公室的氣壓都低了好幾度,吳遠和張紅薇都沒好意思大聲說話。
吳遠整理完病歷,然後就出了門,打算先去廁所放放水,然後再到後門大過道抽支菸。
路過護士站的時候,發現護士站沒人值守,這個點兒,估計是去給留觀病房的病人做檢查去了。
就在這時,護士站的座機電話響了起來。
那座機電話是紅色的,正是跟120急救中心的直線電話。
如果那臺座機一響,那就說明有救護車要過來了,而且通常情況非常緊急。
現在護士站沒有護士值守,吳遠沒有過多地猶豫,直接撲上去接了起來。
那邊響起了急促的聲音,應該是120急救排程中心的人。
“吳川路的施工現場發生崩塌事故,希望東城醫院能收治三名重傷病人。”
吳遠心頭一凜。
三個重傷者……
對於東城醫院的急診科來說,那可是巨大的壓力。
崩塌事件引起的外傷,通常都會很嚴重。
吳遠馬上問道:“傷者什麼情況?”
排程中心的工作人員馬上就給了回覆。
“50多歲的男性,脊髓損傷。”
“40多歲的男性,劇烈腹痛引起休克。”
“30多歲的男性,頭部外傷,有可能還有連枷胸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