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佛跳牆!”雖然連食譜都沒見著,但只是聽這菜名的由來,就已經讓它頗為神往了。
“你師父是誰?現在在哪兒?”
洛泉回答:“我師父叫他唐牛,之前在日本教過我一段時間的手藝,後來就雲遊四海去了,現在在哪兒我也不知道。”
洛泉這也算是故技重施了,當初在劍聖柳生嚴齋面前,她也是用同樣的理由忽悠他的。
反正就是師父雲遊四海去了,我也聯絡不到,有本事自己找去,找到了算我輸。
“唐牛…………沒聽說這個名字啊。”老廚師陷入了沉思之中。
洛泉靜靜地看著他,心裡卻是已經笑開了花。
你聽說過那就有鬼了,這個世界連星爺都沒有,怎麼可能有唐牛!
另一邊,洛泉講的這個故事,也是引起了彈幕裡的一片熱議:
“不明覺厲的感覺,佛跳牆這名字一聽就很牛逼。”
“相比開水白菜,我現在更想吃佛跳牆。”
“洛泉既然會佛跳牆,要不這次就煮佛跳牆吧?”
“一人血書,煮佛跳牆!”
“+1!”
………………
“+1000!”
洛泉看了眼彈幕,說道:“佛跳牆還是等以後有機會再做吧,做一道完整版的佛跳牆需要大概三天半的時間,太耗時耗力了。”
彈幕:
“我人傻了,什麼菜要煮這麼久?”
“三天半,就煮一道菜?!”
“比開水白菜還離譜!”
“燉三天,那鍋底不都燒穿了?”
看到粉絲的誤解,洛泉解釋道:“不是煮三天,是從準備食材到做好,需要三天時間。
當然,上灶煮的時間不會太短,大概也就一天多一點吧。”
“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
“還是一個很離譜的時間,我實在無法想象要煮一天的菜,到底是個什麼味道。”
“糊裡透著焦,焦裡透著黏,舌尖一嘗,苦到五官融合?”
“哈哈,有畫面了。”
“已經想象到是個什麼樣子了。”
對於這些調侃,洛泉也沒有去多做解釋,她當初第一次聽到佛跳牆的做法時,也是覺得有些離譜。
直到她有一次在機緣巧合之下,吃到了一碗精簡版的佛跳牆。
那味道,在她的嘴裡一直盤桓不散,以至於接下來的三天,吃別的東西都味同嚼蠟。
這還是精簡版的佛跳牆!完整版的佛跳牆,一罐要賣上千元,而且還不是哪裡都能吃得到。
所以自那以後,洛泉看那些外國菜,無論吹得有多牛逼,食材有多麼多麼名貴,製作工藝有多麼多麼高邊,內心其實都是不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