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山雙目中全是寵溺的眼神,似乎是對方泥馨非常滿意的樣子。
方泥馨就說:“哪裡有,小曹這也是剛來而已,所以可能風風火火慣了。老師,您最近和院方溝通得怎麼樣了?我們急診外科,可以開展日間病房和日間手術麼?”
“差不多了,本來湘雅二醫院就是這樣,能者居上,我們科室能夠進行運動醫學的手術,而現在運動醫學的病人根本都收不完,怎麼可能不同意?”
“你就有表現的時候了,這關節鏡,與你以前在消化內科操作的內鏡,雖然有一些不同,但都是鏡子,鏡感操作都很類似。”
“你前段時間又專門去了京都學習,一些簡單的手術,應該沒問題吧?”
“不過也沒關係,我到時候可以先帶你一段時間。”李東山說。
急診外科的病床就不多,屬於外科的病床就更少了,主要還是以前基本上在急診外科自己主持的手術就少,現在,能夠做週轉很快的運動醫學的手術後,這點病床就夠用了。等到新的急診科大樓修建起來後,急診外科就能夠有自己的專屬病房了。
那時候,急診外科,才是一個高速發展期。
現在,急診外科就一個李東山頂著,就靠著傳統的開放性手術,是根本支撐不起這裡的發展的,所以方泥馨來了,正好可以替急診外科進一步的開拓。而於友林則是普外科的,也可以填補前期急診外科骨科專科病人不太夠的問題。
曹曉和拿片子的袋子進來了,然後馬上把復位前和復位後的X線掛在了閱片器上。
主任辦公室裡,當然有專門的閱片器的。
一掛上去,李東山的神色就稍稍變了,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不管是林輝,還是曹曉和,其實對骨折手法復位的水平,都是有限的,根本沒辦法看清楚其中的細節。
陸成的骨折復位術和手法復位術都是高階,兩個高階的技能相加之下,當然不止一加一這麼簡單,李東山能看出來,這水平和復位後的細節,都快和一般的教授手法復位的水準相接近了。
他越看越是神色凝重,然後轉頭看了一下曹曉和,再次問道:“你確定,這手法復位術,是陸成做的,而不是骨科的老總做的?”
同時他心裡暗想,這小子能夠得到周玄青的青睞,果然不是簡單貨色啊。本以為周玄青有誇大的程度,但現在想起來,可能周玄青都不一定能夠知道陸成的底子。
“嗯!是!”曹曉和馬上點頭。
“陸成在我們常市骨科的時候,就非常優秀。”
李東山再次沉思了一下,問:“他在常市的時候,跟著的是誰?”
曹曉和想了一下,好像跟著是蔡玄,但是骨三科的主任又是陳炳,他就撿著高的說:“骨三科的主任,陳炳,李老師您認識麼?”
李東山聽完就笑了:“我就知道是跟著他。我說怎麼的,難怪了。以前他還年輕的時候,和他打過交道。”
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