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一章 這事情,咋弄?

“面板、淺筋膜、脂肪層和深筋膜層。”

“因為這幾層都是有一定的彈性模量的,所以,在林老師你們完成了皮下關節囊與股骨地縫合後,我儘量不去造成牽拉,就不會產生階梯。”

“而且,在閔教授入刀的時候,面板層只切了一刀,邊緣完整平滑、淺筋膜層和脂肪層雖然是用電刀……”

“按照區域性解剖學與骨科解剖學上的介紹,我們的股骨外側的脂肪層較厚,因此可以在這一層,儘量恢復脂肪層下縫合的不平整程度。只要拉力不是過大,脂肪液化的風險也較小。”

“結合閔教授的入路過程,我的想法是,儘量還原它們本來的模樣,於是在下針的時候,儘量與每一層創面的切口垂直,並且在縫合最上層的時候,儘量從皮下真皮層以下那一層進針。”

“把線結往下藏,在縫合面板的時候,就能夠達到最平整的地步。”

“現在看來,效果似乎還行。”

陸成沒有用狀態好這種玄學說法來解釋,林輝和閔教授頓時都沉思了起來。

但是沉思歸沉思,即便是閔教授自己,也沒辦法記住自己在做入路的時候,哪一層做了幾個方向,切了幾刀。

陸成的解釋,都是從目前已有的基礎知識中,分析出來的理論性,而且他也把它運用到了實際操作中。

有理有據,讓人即便不服,也無法產生任何質疑。

只是陸成這講課的能力也太次了點,莫說是季末他們了,就連林輝等人都聽得一頭霧水!

閔教授想了大概十秒鐘,問林輝:“如果這種縫合法,與我們自己縫合的方式,進行對比花費的時間,大概要多久?”

閔教授是在問課題的事情。

有前景,沒人能做,自己的組上有人可以做,盲法對比,就是臨床的課題。

林輝道:“閔教授您是說,以後這種縫合方式,就不縫合最外層了,既可以省下美容線的錢,還能給達到這樣的效果?”

“嗯。”閔教授點了點頭。

“按照現在臨床研究的資料,基本上要二十組到四十組的對照。”

“不過面板縫合效果出來的快,十四天左右就可以拆線。”

“而只要這個過程中,不出現什麼問題的話,那麼術後的併發症,也相對較少。”

“算起時間,最多三個月,我們組就可以搞出來足夠的臨床資料,當然,在此之前,必須要和醫院上報且獲得倫理學會的批准。”林輝不愧是對科研很熟悉的人,很是輕車熟路地回道。

“跑這些的話,估計時間就要比較長了。”

這麼說著的時候,林輝很想把自己本來就不是很多的頭髮都抓禿。

閔教授,這陸成,其實不是咱們家的啊!

是暫時從急診科借的,他這個臨床課題,我們帶不動。

“該跑的東西,那就去跑。等跑下來了,我們再弄,這些程式一定不能亂。”閔教授自己的科研水平,自然也是不差的,不會出現這種低階錯誤。

“洗手,給小陸再拿一根線。”

“可惜了,現在還沒有倫理學會的批准,最近一批的病人,是享受不了這種又省錢,又好看的縫合新方法了。”閔教授略有些可惜地道。

林輝的心裡更加苦了,都快哭了。

他很想把陸成直接踢下臨床去,再次一勞永逸算了!

這事情,到底該咋弄?

求推薦票!求收藏,求一切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