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八章 林輝的建議!

華國發展的時間總共不過七十餘年,從無到有,從大學本科到博士研究生,都是一步一個階梯的走。

以前的大學生就頗為稀罕,後來因為有了研究生點,才有了研究生,同樣的,有了博士的點位,才有人夠資格讀博士生。

湘南大學附屬湘雅二醫院,78年為全國首批碩士點,2003年才被首次授予博士點位。到如今為止,博士也不過才設立了不到二十年。

湘南大學,先後被評為985/211,雙一流大學。為了迎合時代發展的潮流,對博士畢業的要求也是在逐步提升。

還在10年的時候,博士研究生只要有一篇SCI,不分文章的型別即可畢業。

sci文章,分有很多型別。

第一類:original article(論著),基礎性和臨床性文章,基礎性文章是現在普遍在發的文章,屬於前瞻性的一個研究,發表比較困難,必須有創新點。

第二類,case report(病例報道),病例報道主要是分享一些比較罕見的病例,屬於紀實類的文章,創新性並不強,發表的型別最多。

第三類:review article(綜述),綜述是對目前某一種疾病診療或者是發病機制等某一個點進行總結性論述,發表此類文章的人大多都是業界的大牛,或者是科研比較厲害的一些新人。

第四類:Metaanalysis (Meta分析),Meta分析出現已經有了幾十年的歷史,但是真正運用到醫學領域的時間不太長,屬於非常容易水的一種文章,型別,是比綜述多帶一種技術含量的文章型別。

第五類,Letter(給編輯的一封信),這類文章就是找已經發表sci論文的茬,找到了就發給編輯部,然後由文章原作者進行回答。

早些年的時候,博士生都可以以最簡單的letter和meta分析來畢業。

但是近些年來,湘南大學對博士生的畢業標準,越發地提升了起來,甚至一些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畢業標準,都必須有論著型別的sci文章才能畢業。

而對於博士生,則是必須有sci之外,還對sci的分割槽有一定的要求。

主要是採用JCR分割槽。

JCR分割槽根據影響因子(IF值),某一個學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響因子降序排列,然後平均4等分(各25%,分別是Q1,Q2,Q3,Q4。

博士生的畢業標準就是兩篇Q3區的文章,或者是一篇Q2區的文章,文章型別,必須是Article。

這就比較難了。

全世界期刊就那麼多,屬於骨科專科的更是有限,全世界的人都在爭位置。

而且可不僅限於學生,一些成名的醫師,教授,都會去爭那些期刊上的文章位置。想要發表,就得打敗這些人!

就現在的很多教授,手裡也未必有很多論著型別的sci論文,更多的都是因為在業界成為專家後,發表的系統回顧比較多一些,還有則是近些年來博士生以他們的名義發表的meta分析或者論著型別的文章疊加起來的。

真正由教授們自己親自寫的文章,並不是很多。

因為博士畢業的標準越發嚴格,基本上每年都有博士生延期畢業,甚至每年都有博士生被清退學籍!

一個學位尚且如此,雙學位想要順利畢業,可想而知了,要同時在兩個學科領域內都頗有建樹才有可能。

而且學年都是一樣的,如果不能準時畢業,就得延期,這完全就是給陸成在加大難度。

博士畢業本來就不容易,陸成聽完這話,而且還看到似乎閔教授等人還覺得林輝的這個提議還非常好的樣子,心裡略有些凌亂了。

閔教授和李東山兩個人也在心裡思考著林輝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