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六章 閔思維僵化宏

閔宏這個問題,就有些難了。

這讓陸成怎麼想?

骨肉瘤的治療金標準,都寫在了教課書上,術前輔助放化療,手術,術後化療。

現在的閔宏教授又講我們醫院的教授的手術水平不輸於國內的任何人,而教科書上寫的化療方案都是金標準,京都和魔都能夠拿到的藥,湘雅二醫院也能夠拿得到。

但是治療效果卻有差別,有差距。

這證明了什麼,證明了其他醫院,在對這些金標準,進行了劑量的微調,化療藥物的更改,化療週期和用藥方案給出了最佳化。

而這種最佳化,還沒有被得到世界認可,還沒有被公開,但是他們已經是觸及到了改進的路子上了,比金標準更好了,只是還沒有到躍遷提升的那一步,所以無法得到突破性地改觀!

守舊,就是嗅著別人的屁股!

但是這是閔宏這一級別能夠談論的事情啊,陸成現在連學習都還沒系統化,他怎麼敢講閔宏話裡面的意思?

陸成於是搖了搖頭。

閔宏便說:“就在我們科室吧!常威隆就是太像他們了,死守著金標準不敢放,就怕犯錯誤。每一次找方案,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就只是根據現有的文獻來走。”

“這麼走,你覺得能夠做到哪一步?就是踩著別人嘗試性的腳坑走,或者走得快點那就是踩了別人的腳後跟,要麼自己絆一跤,要麼把別人搞得絆一跤。”

“但你能夠踩幾個人的腳後跟啊。”

閔宏朝著自己的太陽穴指了指:“讀書,要會讀書,就是要把書給讀透。什麼叫讀透了,就是你能夠把書讀系統化後,能夠有自己的新東西出來,否則的話,那叫背書,不叫讀書。”

“哪裡有什麼領域的發展,是要被別人擰著繩子調整方向的?”

“再談你師父林輝,他對文獻的研究足夠透徹,很容易就能夠迸出來新的思路和思維,但是他就是知識儲備還有點欠缺,這是一點,還有一點就是。”

“他不夠勇,不敢把自己迸發的新思想大膽地運用到臨床上,總是顧忌這裡,顧忌那裡的,而不會利用自己在科研上的,比較好的造詣,去深入地分析,臨床上產生的新思路和想法的風險性,然後進一步結合到一起。”

“最多,他敢走的路子就是整個大外科的大融合,就是什麼呢?把普外科、神經外科或者其他科室的什麼操作,與我們骨科的疾病給聯絡起來。”

“在做科研的時候,也是這樣,把其他腫瘤的什麼什麼已經證實的通路,與骨科腫瘤中,還沒有被證實的類似通路,做一個驗證性的研究。”

“這很夠創新,每一次申請課題也夠有說服力,能拿到課題,能夠繼續做研究。但也就僅僅只限於研究而已。喊他帶學生可以,但是要他真在臨床上有多大的創新,估計還至少要十年以上的時間。”

說到這,閔宏又低聲道:“膽子最大的就是朱歷宏了!這和他的性格很像,就比如他這個喜歡嗦粉的嗜好,就足以支撐他的整個人設了,吃個早餐專門能夠坐飛機趕上班的,我還真是第一次見到。”

“這也正好就是他在臨床上敢想敢做的原因,這樣對他的成長非常快,但有一個問題就是,他總是喜歡按照自己的思路走,而不喜歡墨守成規。”

“而不太喜歡墨守成規呢!就有一個不好,那就是非常容易脫韁!”

“做醫生難吶。”

“但是醫生看病做手術,都不是一個人啊!你有一個團隊啊。”

閔宏講到這裡的時候,嘴角微微挑了挑道:“當然啦,你師父我,也有不足之處。我在科研這一塊兒,留白得有點多,現在年紀大了,思維僵化。想追是追不上來了,想要有那麼太多的啟發性的思維,已經很難了。”

“所以得靠你們啊,多教教我才好。”

“就像大家一起投資一樣,你們出思路,我就是最底層的苦工。我出操作力。”

陸成聽到這話,連忙說:“師父,您這話可太謙虛了。這邊,電梯來了。”

“嗯,好的。”

陸成顯然還不太懂閔宏,如果現在閔宏的說話物件是他的老師王世冬教授的話,估計當場調頭就跑。如果閔宏現在都還叫思維僵化的話,那他都成了老古董了。

要是閔宏再跳脫一點,估計他這個骨科大主任都不敢當了。

你說肺梗後面還沒多久,呼吸內科都建議三個月內不要做手術的病人,你把他拖到手術室就‘幹’了,這叫思維僵化?

再進一步,你不是要進軍ICU開著場子在病床上給病人做手術了?

一邊搶救,一邊突突突地拿著擺鋸,那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