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章 收穫巨大!

技巧的熟練,無他,唯手熟爾。

一般的骨折,就現在而言,基本上所有的縣級醫院都能夠做得下來!而且甚至光憑操作性,一些大型三甲醫院的教授還未必就比下級醫院的主任做得好,

因為大型三甲醫院的教授們,接觸的骨折病人,絕對沒有下級醫院那麼多。

但是,真要論起最終的療效好,不談論個別,就平均水平來講,教授們做出來的手術,一般都要比下級醫院的療效要稍微好一點。

這個過程和差距,只是單純地被別人理解成技術上的差距了,但其實這並不完全準確,硬技術上的差距,還未必有這麼大,但是軟技術,就是兩者的理論認知,包括術後的康復,對疾病的理解,對術後併發症的理解方面,差距還真的不小!

陸成現在還提升的,就是這個過程,在把這個過程做得更加完美之後,他就可以嘗試地去根據自己的理解,對手術進行改良了。

也許是一個小操作的增加,也許是一個步驟的縮減和最佳化,可以針對很多術後的併發症,可以提升手術的療效!

這就是技能到了專家級之後,可以去開拓的東西,這也是在專家級之上,應該追求的東西。

站的平臺不一樣,視野和追求也就自然而然地不一樣了,並不需要陸成刻意地去裝這個逼,非要想著怎麼去改善手術,來顯示自己的水平,而是,他會不自覺地就會去思考,到底該把手術步驟中的哪一步最佳化一下。

也未必是改良,而是根據每個人對疾病和手術流程的理解不一樣,在理論上可以避免哪些併發症後,然後再去進行印證。

當這種小操作和最佳化越來越多的時候,量變而質變!

在這個時候,應變的能力,也自然是不日而語!

“嘀嘀嘀滴!”

陸成的vx又閃了起來,赫然是方泥馨發來的資訊,仍然是好幾十篇文獻!

好像一個無限投餵陸成這隻寵物的主人一樣。

不過投餵的是文獻,要是其他人,估計早就崩潰了。

但是陸成並沒有,而是細細地看了起來,一剛又是到了凌晨。

方泥馨把窗簾上了鎖,把鏡子收進了洗手間,所以從一點之後才開始睡得香甜……

……

翌日!

陸成再次精神抖擻地出了門。

買了早餐之後,並沒有遇到方泥馨,陸成也是第一次真正地可以加入到了早餐互援團了。

週五是閔宏教授的手術日,所以在查完房後,要第一時間地趕到手術室去。

交完班後!

閔宏再次帶著常威隆等人開始了例行的查房。

來到了13床之前,這是季末分管的病人。

季末一到床旁,便是快速地介紹道:“師父,這是個前交叉韌帶術後的病人,週三手術的。今天是術後的第三天!他定製的膝關節支具今天也到了,今天還是常規地調節到15°?然後在這個範圍內進行練習吧?”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需要進行制動和功能鍛鍊。

制動是為了避免病人在前交叉韌帶並沒有完全恢復之前,運動過程中扭傷而至交叉韌帶的再次斷裂。功能鍛鍊,是為了讓病人不發生關節僵硬。

否則的話,前交叉韌帶長得再好,活動度都失去了,就沒太多的意義了。

常威隆道:“就按照這個康復流程來調吧。沒問題的,這個病人的手術過程非常順利。”

聽到這裡,閔宏教授便道:“威隆,我好像是記得你們運動醫學上次在開會的時候,黃遊一直在講快速康復的事情。這個快速康復,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有過研究沒有?”

常威隆聞言,頓時就皺了皺眉頭,說:“閔教授,這個快速康復的事情,是現在才剛提出來的理念。還沒進行推廣,就算是黃教授那邊,也只是有少數的人在進行嘗試。我覺得暫時還沒必要在科室裡進行嘗試。”

同時常威隆心裡埋汰道:我滴個閔教授欸,這個快速康復,叫病人三天下地,三到五天就屈曲到九十度,那韌帶斷了咋整?那是要賠錢的啊,賠得起麼?

我們能不能稍微把膽子放小點,把心搞得更加細一點?

閔宏似乎對常威隆的答覆並不滿意,但是,他也沒說出來,而是看向了朱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