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辦公室裡,陸成在編輯著監1床的病歷。
雖然閔宏講是講陸成現在是主管監1床,可以不需要自己來處理病人的醫囑和病歷,可以讓季末來做,可季末畢竟是師兄啊。
有時候上級交待的事情也未必要這麼地較真,現在季末已經去了手術室挖礦,陸成自然是要把自己該做的和能做的都做了。
透過會診轉入的病人,需要有原來科室的轉出記錄和當前科室的轉入記錄。在轉出記錄上,詳細地記錄著她在內分泌科室的診療過程,以及骨科和感染科的會診記錄。
建議繼續使用的藥物也是標準的四聯抗結核藥物:利福平、異煙肼、乙胺丁醇以及吡嗪醯胺!
但是,轉入之後,值班醫生也是按照這個標準來進行的抗結核治療方案。
不過,陸成並沒有繼續延續到這個方案。要知道,當前陸成在骨折術後感染治療經驗的理解是專家級,而骨折術後感染是一個大分類,其中就包括了結核感染。
骨折術後感染與關節的初次感染雖然有不同之處,但是,兩個也是有一定的聯絡性的。
因此,陸成根據了自己的經驗以及對藥物的理解深度不一樣之後,把病人的用藥方案給調整了!
調整成三聯抗結核方案:異煙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
並沒有直接使用四聯方案!
而是把吡嗪醯胺給暫時踢出了。吡嗪醯胺作為二線抗結核藥物,一般常用於一線抗結核藥物治療無效或產生了耐藥性的抗結核治療。
當然,為了保證準確性,陸成還在戰鬥場景中,分別對四聯和三聯的藥物治療效果進行了演化。
吡嗪醯胺在戰鬥的過程中,顯得有些傻傻笨笨的,雖然看起來十分強大,殺傷力很強,但實則在它抵達戰場之前,就已經被其他三種藥物給乾死了。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陸成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三聯藥物與四聯藥物的用藥效果相差無幾。
那麼,能夠減少一種藥物的使用,最好就減少一種藥物的使用!
而因為有戰鬥場景技能的輔助,可以讓陸成把進入到患者體內的抗結核藥物的藥效最大化,這樣可以更加節省抗結核治療的週期,減少術前抗結核治療的時間。
陸成現在已經被閔宏授予了主管監1床的權利,所以,監1床的所有醫囑,其他人都沒有過問,包括護士長那邊,也是給護士團隊講清楚了,可能監1床會時常有醫囑的更改這些,讓護士們多多進行配合。
……
一週之後!
四月的尾巴及五月份的假期都過了後。
新的一個月終於到來。
骨科四病區再一次迎接到了新的面孔。
上級醫生還是那幾個老臘肉,但是管床醫生已經有了比較大的更改。
季末是閔宏教授的學生,所以依舊駐守在骨四科,鄧志是來進修的,就是奔著閔教授喜歡教學而來的,自然沒有變動。
燒傷科的陳果兒在骨科的輪轉計劃就只有一個月,所以這個月已經去了脊柱外科。而同高波和範丞,則是離開了骨四科,溜去了骨二科。
住院醫師就是如此,輪輪轉轉。
同樣的,骨科四病區閔宏教授組也是迎來了新人。
劉青雲,普外科的專業型研究生,目前研究生二年級,準備進三年級。
骨科的研究生,來自骨一科,叫夏光明。
還有一個則是脊柱外科的專業型的研究生,彭諾。脊柱外科雖然獨立於骨科之外,但是在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系統裡面,還是按照骨科的輪轉計劃走。
早交班上,閔宏大概地講了一下規矩之後,就讓胡教授帶著自己的管床醫生去查房了。
閔宏則是帶著自己的團隊進了教研室。
讓各自新來的人都一一介紹了之後,閔宏等人記住了眾人的面孔後才道:“首先了,再一次歡迎大家來到我們骨科四病區啊。”
“夏光明,你是我們骨科的研究生吧?”
夏光明就說:“是的,閔教授,我是骨一科劉敏勤老師的學生。”
“你是我們骨科的研究生,那你就先管四張床,從1922床。鄧志,你這個月就分管2325床。”
“彭諾,你就管2629床。劉青雲,你就管30床32床。”
“13床監2床,還是歸季末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