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一十三章 夏天的雞皮疙瘩!

用指導員來形容,其實並不非常準確。

一般只有在主治醫師或者是副教授在升職成副教授或者教授之前,需要下鄉支援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可以幫扶下級醫院開展新手術或者拓寬當前科室的業務範圍,提升綜合服務質量。

像陳炳這種直接指名道姓喊陸成一個研究生去常市的,幾乎不可能發生,但這就實實在在地發生了,肯定有其中的蹊蹺。

閔宏猜測可能是陳炳在常市第一人民醫院剛上位主任,而陸成現在又是在湘雅二醫院讀研究生,還混的風生水起,不管是在湘雅醫院還是三醫院都有點名了。

畢竟之前陸成在陰差陽錯參加運動醫學青年競賽的時候,直接就把本來給博士生找工作作預備的競賽給攪翻了,最後還是三個醫院的教授折中一下,聯名給陸成提前授予手術許可權,才得以保住本來該屬於畢業博士的福利。

這麼一來,陸成以前在常市遺留的問題就可大可小了,就算是陸成沒那麼小氣,現在還沒有把以前的事情講出來。

可萬一陸成哪次講漏了嘴,或者是喝醉了酒,跑到閔宏那裡訴一下以前的苦。

那未免有些得不償失,常市人民醫院要在湘省混,就繞不開湘雅系統的三個醫院,不說會因為陸成就針對常市第一人民醫院,陸成還沒那麼大面子。

但是這種事情,終歸是會留下不好的印象。

與其等到陸成去訴苦,還不如就直接大大方方地私下裡找閔宏把這件事給解決了。

也有幾個理由,一是陳炳對陸成有知遇之恩,他現在也是在幫陸成抬腳的。二是以前噁心陸成的是前主任康興華,不是陳炳。

三是現在的陸成,的確也有能力開展手術,所以趁著這個機會,陳炳把陸成叫回去,以指導員的身份到科室開展手術,既能夠再與陸成交好,也能夠新拓展業務。還能夠把以前的事情的負面影響壓到最低。

至於康興華那邊的面子問題,科室總歸是要發展的啊。陳炳只要不喊康興華去聽陸成的吩咐,大家互相視若不見,其實也還好。

閔宏想了想便道:“小陸,你自己覺得呢?”

陳炳那邊給了機會,也要陸成想不想去啊。想去更好,沒必要在心裡留一個結。

不去也行,所有的事情都一笑而過之後,未必就要舔著臉還和別人交好,都可以,只是去常市對陸成的發展更好,若是有其他地方去是最好的。

“師父,我都聽你的安排。”陸成思考了一下之後,回道。

他現在在科室裡,其實已經開始走自主學習的線路了。

這其實是每個人的必由之路。

閔宏也這樣,在成長到一定地步後,也沒有按照王世冬教授的老路走。

朱歷宏和常威隆也是如此。

當然,如果閔宏可以總是手把手地教他,還經常給他實時的指點,像上一次那樣,一直給他理清思路和知識結構,自然是最好的。

但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是閔宏教授沒這麼多精力。而且有些東西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真正能言傳的東西,也不會很多。

而且,陸成本來一直走的路子,都有點‘來歷不明’,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就未必一定要按部就班地來走。

不過陸成還是有補充了一句,問:“師父,那您覺得,我去之前,是不是也要給李東山教授說一聲啊?”

陸成也覺得有點蛋疼,現在他不管做什麼決定,至少要彙報的人都有三個,一個是他大多數時候的真正帶教老師,林輝。自己畢業還得靠他,雖然自己現在已經列舉了兩個臨床課題,但是課題的流程到現在都還沒走完,都是林輝安排人在跑各個地方。

第二個就是閔宏和李東山。

李東山對陸成的情意,其實比閔宏還要大一些。畢竟自己剛來的時候,是周玄青教授問李東山要的博士名額,而不是閔宏。閔宏是中途給的。

閔宏也知道陸成當前的身份,便道:“這個你不用擔心,李東山那邊我自會去說的。我相信他也是會同意你去常市的。”

“後面一段時間,李東山教授會負責創傷外科,現在的骨一科會單獨剝離出來成手外科和顯微外科。骨二科和骨三科仍然延續之前的工作業務!然後骨四科會該組成運動醫學專科,亞專科仍然設立足踝外科。”

“新增加的科室就相當只有綜合骨科。”

“我們也不能為了發展新的方向和業務,就把以前的東西給丟掉了。”

“而且這樣一分組,下一步地發展路程也就出來了,再要發展的話,就能夠把足踝外科給獨立出來。骨病專科再進一步地分組,分成小兒外科與骨病專科。”

閔宏的心裡大概已經有了規劃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