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四十五章 那就是不當人了唄!

學術交流會議中途的手術直播,大概有幾個潛在的規矩。

第一個,手術直播一般由主辦方和協辦方醫院出人來做直播手術。

第二個,手術直播肯定不能從消毒開始,不能直播切皮和縫皮。這是對參會人員的不尊重,本來手術直播就有教學手術的性質,但是,如果連切皮和縫皮都要繼續直播的話,是不把會場的人當人,覺得他們連切皮和縫皮都不會。

第三個,術者所在組必須要有醫師在場進行術後的答疑。

不過剛剛這場手術直播並不算違規,因為這次手術直播本身想要演示的就是手術配合和術者快速地打破當前速度的壁障,來進行標準的肩峰成形術。

不到八分鐘,從切皮開始算,手術結束。

這個時間節點,一直都在眾人的心裡徘徊。

徘徊的同時,還有一個念頭升起,那就是,這怎麼可能?這幾乎不可能啊!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因為在當前的運動醫學極為成熟的年代,肩峰成形術,早就老掉牙了,基本上有得面的地級市醫院都能夠輕易做出來。只是啊,就目前行業領域內所知‘裝逼’的最快時間,去除切皮和縫皮,整個操作的時間,最快也是十五分鐘左右!

想要再打破這個速度,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手術操作,你就必須要為自己承擔術者身份所做的手術負責任,而不是為了完成手術而手術。

簡單點說,那就是你在保證手術速度的同時,質量也要過關!

質量如何過關?那就是完成術後的鏡檢,給大家看你做成了什麼樣。這樣懂行的人,內行的人就知道你做得到底怎麼樣了。

手術質量的評估,最直觀的就是你手術最後做成了什麼樣子,這很顯而易見的。

運動醫學也屬於骨科,非常講理。比如說骨折復位上去了,那就是復位上去了,成形術做完了,那麼肩峰下間隙就得空出來,不再發生撞擊!

眾人大概持續了幾秒鐘之後,當即開始和周圍的人討論了起來:“周教授,你看清楚了嗎?這臺手術怎麼一下子就完成了?”

叫周教授的人搖了搖頭:“不知道啊,突然紅鏡之後,手術一會兒就結束了。紅鏡狀態下也敢去磨,瘋子才做這樣的事情。魔都九院已經開始這麼內卷,比這些了嗎?”

“不不不,我覺得魔都九院肯定不敢拿病人和拿手術開玩笑的,他們肯定是掌握了什麼技巧。你看到他後面止血的操作沒,滋滋滋,點幾下,就精準地把出血點給止住了!”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九院這回有點牛逼了,你看到沒,胡教授和梁教授的臉上都懵了,顯然是也沒有想到九院會在這時候玩這麼一出。”

“那肯定懵逼了啊?你想過沒有,要是能夠成熟地掌握紅鏡狀態下的操作尺度和尺寸,能在紅鏡中精準地找到出血點,那麼運動醫學的適用範圍,就大了啊!”

“關節鏡下骨折固定術,就可能會真的會被進一步發揚光大!甚至連髓內釘都能在關節鏡下做了。你覺得梁臨雨教授和胡異教授難道不慌嗎?”

“如果九院真的能夠做到現在這樣子,那麼以後提到運動醫學,絕對九院是龍頭了!!”

“他能夠開展的手術最多,就是牛逼。別人你還不會!還得跑去學,跑去請教,那就得服氣。”

“說的也有道理,等會兒吧,肯定有人會舉手問的。”

這兩個人才討論完,就看到有人嘩嘩嘩地舉起了手來。

不過此刻的杜黎不當人的假裝沒看到,而梁臨雨和胡異兩個人則是坐在主席臺上,還處於略有些被噬魂了的狀態,也沒反應過來!

所以,就讓下面的人這麼把手給舉著。

學術會議舉辦過程中,大會主席不說話,那麼工作人員就不能夠去挑選問問題的人,給他話筒提問。因為提問的人絕對要比提問的機會多得多,這是肯定不可能一一照顧得過來的。

所以工作人員也只能等著大會主席點名,或者說位置,然後他再去傳遞話筒!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些跑去吃飯又緊趕著回來看關鍵操作的人,匆匆跑回來了,然後看到直播畫面已經黑屏了,便稍稍一愣,然後坐到了熟悉的人旁邊。

就開始問:“欸,怎麼了?是裝置出問題了嗎?手術進展到什麼階段了?”

之所以這麼問,就是因為九院能夠把簡單的手術拿出來,可能就是有不少可以值得看的地方,否則肯定不會拿出來的。

可是,正問出口,就發現很多人都舉起了手來!

他腦子微微一懵,一個不妙的想法從心裡冒了出來,我的媽啊,不會是手術就結束了吧?因為只有手術結束,才有人舉手提問的啊,中途是不會貿然去打擾術者操作的!